真金不怕火炼,是从金子本身的物理特性说的。其实,真金也有怕火炼的时候。譬如,金子做成的各种物品,一经火炼,虽不会变质,却会失去使用价值。
人才通常被比喻为真金。人才经过“火炼”,可以辨其真伪,但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不讲方法、没有节制的“火炼”,也可能会 “炼”过头,适得其反。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濞屡立战功,赢得了刘邦的垂青,被封为吴王,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可是,当封侯拜印的时候,刘邦再一打量刘濞却后悔了:他有反相!但诏书已下,驷马难追。于是,刘邦当众警告刘濞:“汉家五十年以后东南方向必有叛乱,不会是你吧?不过,天下都是我们刘家的,你最好还是不要谋反!”刘濞慌忙五体投地:“不敢。”问题是,这样露骨的怀疑与猜忌能让年轻的刘濞甘心臣服吗?刘邦自以为是打了一剂预防针,其实是埋下了封国与朝廷不和的种子。后来,汉景帝刘启听信宠臣说刘濞“谋作乱”,基于“削之亦反,不削亦反”的估计,断然采取削藩的措施,激起刘濞造反,史称“七国之乱”。其实,刘濞治吴40多年,政绩有目共睹,实属难得人才,但汉家两代皇帝严重违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硬是把他“炼”反了。
还是在西汉时期,汉文帝时,冯唐是一位大臣,他当初以孝悌而闻名,拜为中郎署。由于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也还只是个郎官。当时,北方的匈奴族屡犯边境,汉文帝下令到各地征招能平定匈奴的将军。这一天,汉文帝经过郎署时,遇上了冯唐,于是两人就招将之事交谈起来,冯唐的才能深深打动了汉文帝。冯唐趁此机会向汉文帝举荐了被削职的云中太守魏尚。后来,魏尚不负众望,击退了匈奴,冯唐也因为荐贤而升为车都尉。汉景帝即位后,由于冯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罢官。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匈奴又来侵犯边关,汉武帝广征贤良,有人推举冯唐,可是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来任职了。
反思以上史事,对我们如何用人有很大裨益。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能经得起锤炼,承受住苦难,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才。然而,实际生活中,却也有一些“火炼”让“真金”难以承受。譬如,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年轻干部好差遣,就长时间使用,对他们的成长诉求、岗位诉求、利益诉求等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结果不是人才流失,就是出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剧。还有的不注重“炼”的方式方法,让不善交际者搞接待,让文字写手管后勤,结果让人才无用武之地,只能黯然身退。因此,对人才既要科学炼,更要合理用。唯此,才能让人才有所作为,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