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学还有一种魅力叫情怀。本期我们刊发《青春不毕业》《岁月当如歌》两篇文章,分别摘编自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和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刘兴云在2013届毕业生典礼上的致辞。两位校长以青春为名义,或是畅想未来,或是留恋过往,浓浓地将大学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学,就是那么一段让人一生不断回望的日子,因为“无论黄昏的时候,树影有多么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大学,是你心灵的故乡。
青春不毕业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 江
同学们,青春不毕业。青春是一个年龄的阶段,是你们眼下的生命光环。但它又不止于自然生命的年轻。作为一种精神,它将延展在生命的四季。毕业之后,你们将面对就业与创业。业有专攻,有些同学将走上工作和事业的坦途;路在脚下,更多的同学将要以毅力和耐性,不断调整方向,独辟蹊径,重塑目标。不论是坦途或蹊径,我们都要保留青春的激情,存持创造的敬意,通达人生的道理,怀抱远大的目标。
85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建立艺术院,就是要用美的心唤醒人心,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从此,以美心育人心、以美心唤人心成为了学院的使命。为了践履这一光荣使命,从林风眠先生的融合创新、潘天寿先生的传统出新,到肖峰先生改革初期的开拓出新、潘公凯先生的两端深入而创新,再到我们今天的和而不同的多元拓新和2011的协同创新,中国美院85年历史维系着一条追求和坚守创新的学术脉络。西湖的湖山为这种使命和创新提供了一种品质、一种诗性。这些是学院育人的箴训,也是青春塑造的信约。我们把这些理念化作庄重的冠盖,顶在我们的头上,也认作了庄严的誓约,立为我们的学术身份。
同学们,青春不毕业,指的是我们生命的青春将延续,我们学术和创造的热火将薪传。但是,毕业前后的青春还是会有变化,会有不同的担当。恰如你们胸前的这条长穗。在校期间,它如青春一般备受关怀,备受呵护,当它由我们自己抛向肩上之时,它就变成了一份担当、一份重任。同学们,让我们一道履行这一神圣的时刻吧!让我们站立起来,用右手横在胸前,掌心向内向上,托起长穗上的校标,然后一、二、三,将长穗抛向左后肩。只此一刻,你们完成了一份生命的仪典和升华,你们接受了一份学术家族和脉络的重托与期望,你们担当起一个艺术创造者的身份和职责。
青春不毕业,创新生命当长歌。同学们,祝福你们!祝福青春!
岁月当如歌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 刘兴云
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当你们身穿学位服行走在菁菁校园,开始集体合影的时候,我知道毕业季又到了。校园里回荡着你们的欢笑,珍藏着你们的不舍。这些日子是同学们最快乐、激动的日子,作为校长,也是我最幸福和享受的日子。望着你们青春的脸庞和清澈的眼神,感受着你们所散发出的青春气息与阳光活力,我心中充满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骄傲和自豪。今天和大家站在一起,共念我们曾经绚丽多彩的青春,续你们即将独自启程的青春。
青春如舞,岁月如歌。当你们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我相信你们心中除了依恋和不舍之外,还有很多的遗憾,甚至不满,这一切,除了督促我要不断努力工作外,我也希望:无论是过去的欢愉还是伤感,都能像诗人所讲的,“那些过往的事情,都将变成甜蜜的回忆”。合校两年,财大就像一艘刚刚起锚的航船,船长是否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船员们准备好了吗?航行中会遇到何种艰难险阻?等等,这些还都是问号,需要我们在航行中加以检验并解决。我始终认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完善人格、有学识、有思想和有创造能力的人。我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要让所有的校友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因为自己曾经是山东财经大学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同学们,又该说再见了,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才能让你们带走老师们深情的不舍和眷恋?校园里,我看到了空荡荡的宿舍和柜子,那里曾装着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现在却只留下了满满的思念和留恋;我看到了同学们迫不及待扔掉的书,但愿书里的知识已经被你们带走;你们不用再逃课了,因为已经没有了课,但愿学习伴你终生,无怨无悔;我还看到了破损的学生证换来了烫金的毕业证,我知道稚嫩的翅膀终究长成,你们就要变成展翅高飞的雄鹰。
这一刻,请大家再看一眼你身边的同学吧,平时再讨厌的人今天看了都像家人一样温暖,再看一眼你的老师吧,即使他的课有点乏味但是他盼你成才的心永远那么真诚,再看一眼你心爱的大学吧,但愿知交零落,天涯海角,“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名句:“无论你走得多么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的时候,树影有多么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