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6日 星期二

    “百老”的新梦想

    ——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的13年坚守(下)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06日   04 版)

        “雷锋精神是什么?”“今天我们如何学雷锋?”“实现中国梦,我们能做些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夏日炎炎,上海“百老”们的脚步丝毫没有停歇。在社区,在军营,在高墙,这个平均年龄73岁,由600多名老干部、老红军、老将军、老劳模、老教授、老专家、老艺术家组成的特殊的志愿者队伍,努力播撒心田的种子,树起人生的一杆旗帜。

     

    “小扁担”交给谁?

     

        “一事当前想雷锋,一事之中仿雷锋,一事之后比雷锋,一生一世学雷锋。”这是百老讲师团成员、全国劳模、双百英雄杨怀远的人生信条。

     

        退休前,他在海运客轮当服务员,为了解决老人小孩儿等出门行走难的问题,他“自找苦吃”,从肩扛到自备扁担手提肩挑,只为方便旅客出行。“小扁担”挑了37年,他放弃了1336个星期天,35个春节没在家里过,挑断了大大小小40多根扁担。

     

        如今,挑了一辈子的“小扁担”交给谁?杨怀远愁得在家“哭了几场”。挑不动扁担,他决定讲自己和扁担的故事。

     

        有人当面质疑:“那一套过去的东西,现在还行得通吗?”“这年头只讲奉献,谁还信你?”

     

        杨怀远有些无奈,但他坚信,年代虽隔得远了,有些记忆、有些精神是不能被忘却的。

     

        杨怀远的演讲幽默风趣,顺口溜张口就来。退休以后,他已为青少年作了900余场讲座。让他欣慰的是,暑假里,听了他的报告,社区的孩子主动到居委会帮忙的多了,主动和老人结对的多了,帮老人整理房间,陪他们读报聊天。孩子们说,是杨怀远爷爷教会他们什么是付出,什么才是收获。

     

        今年的学雷锋日,杨怀远把有自己签名的40根小扁担送给40位小朋友。“我为人民挑扁担,越挑越觉心里甜;万里征途跟党走,肩挑扁担永向前。”他的那句经典话语也随之烙印在孩子们的心田。

     

        “这些故事不应该被遗忘,也不会被遗忘。”身为“百老”讲师的柏万青感言,“‘百老’们正用自己光辉的一生,感染着我们的孩子。”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

     

        “缺什么不能缺精神,缺什么不能缺理想”,“百老”们从人生之旅中悟出一个道理。他们深知,在当前各种思潮的冲突碰撞中,信仰的可贵与力量。

     

        让有责任的人说贡献,真实感人;让有信仰的人说理想,形象生动。今年64岁的朱乐年是百老讲师团的一员,也是团里的义务“司机”,5年来为团里义务开车5万多公里。大伙儿觉得过意不去,他却觉得再自然不过。50多年来,“凡事先考虑他人”,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2008年5月13日,汶川地震第二天,朱乐年给老伴留下一张字条:“我去四川救灾,勿念。”赶到上海火车站买了一张去成都的站票,他就匆匆出发了。他想的是,自己当过兵,救人有经验,却把自己患有糖尿病、时常足底发麻的身体状况抛在了脑后,也不让自己年逾九旬的双亲知道。60个小时的车程,朱老说,这是他坐过的最难熬的一次列车。

     

        在四川省绵竹县汉旺镇,他与很多退伍老兵一起,靠手搬和肩扛清理废墟。他的背包正面贴着几行字:“上海老兵,抗震救灾;年纪流失,壮志未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一致,重建家园。”

     

        玉树地震发生第二天,他又冲上了“前线”。朱乐年说:“在我看来,真正学雷锋,是要让‘雷锋精神’深入骨髓,无论做大事小事,都能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为他人所做。”

     

        “这是最生动、最可信的教材。”接触过上海“百老”的人都说,“百老”的革命人生、传奇故事、道德风采,就是一本本鲜活的书。在他们身上,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不再抽象空洞,而是可触摸、可感悟的。这些身边的雷锋传人,充满了思想的吸引力和精神的感召力。

     

    接过爱心的“接力棒”

     

        在上海海事大学,有个百老讲师团成员王仁华等好心人成立的爱心助学基地。

     

        王仁华被称为“上海的刘慧芳”。1967年,还在技校读书、未满18岁的王仁华抱回一个9个月大、奄奄一息的弃婴小明。此后,“爱管闲事”就伴随了她的一生。她的闲事越管越“宽”。从1999年起,通过上海海事大学推荐,王仁华与学校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结对。她不顾身体病痛,四处奔波。十几年来,在她的爱心故事感染下,300多人加入助学队伍,帮助了400多名大学生。她却一句“我只不过是在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轻轻带过。逢年过节,她经常将学生们请到自己家中来,烧拿手好菜招待他们。

     

        王仁华说,我想为外地大学生在上海找到家的感觉,为上海独生子女找个学习的榜样。而那些得到好心人资助的大学生,又接过一个个爱心“接力棒”,热心参与公益活动,爱心在传递中延续、伸展。

     

        “百老”的心还牵挂着“大墙”里的孩子。86岁的新四军沙家浜老英雄徐道明与15岁的少年犯小黄结对帮教。结对三年,书信互通60余封,温暖的话语,打开了小黄的心扉。如今,小黄表现出色,不久将走出“大墙”。与老劳模陶依嘉结对的小文,也获得了减刑,提前出狱。小文说,陶妈妈为他买来书籍、字帖,希望他用艺术陶冶情操。“陶妈妈,你放心。我会记住你的话,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小文说。

     

        “我们的梦想是,祖国的青少年都能健康成长,长大建设美丽中国!”采访结束,“百老”们如是说。“追求没有终止,奉献不画句号”,上海“百老”,心不老,精神不老。他们演绎老有所为的精彩,写出一首首激情的诗,唱出一曲曲动人的歌。(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陈心怡)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