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6日 星期二

    寻找最美基层文化工作者

    一个人的文化站

    ——记广西扶绥县山圩镇宣传文化站站长姚文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06日   01 版)
    姚文(中)在演出。莫迪摄

        “昨天凌晨3点刚从隔壁村回来,道具都还没收拾好。喏,另一个村又来电话邀请了!”挂了电话的姚文招待记者一行落座。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宣传文化站站长姚文20年如一日这样忙碌着,一个人支撑着一个文化站。为了不让当地的传统剧种唱春牛、采茶花戏失传,他潜心整理、研习和推广,从“门外汉”成了“名角”,组建的业余戏剧团如今也已声名远播。

     

    “我不干,怎么办”

     

        1993年,姚文从县文化馆调到山圩镇文化站工作。当时的文化站只是一个虚名,站点还没建起,工作几乎是空白。

     

        县里财政困难,没有任何经费支持。

     

        姚文从亲戚朋友处筹来资金3万多元,建起一座120平方米的瓦房,作为文化宣传工作基地。在这个阵地上,姚文开始了他一个人的“战斗”。

     

        在扶绥县农村,素有崇拜牛、敬重牛的习俗。秋收之后,唱春牛的民间艺人就装扮成耕牛模样,敲锣打鼓、挨家挨户上门祝贺丰收,赞颂耕牛功劳。采茶花戏是比唱春牛更为复杂的地方戏剧剧种,有完整的曲调、曲牌,唱腔优美动听,剧目多以宣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为主题,是扶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据《扶绥县志》记载,唱春牛和采茶花戏在清朝就有了,主要以家庭班的形式存在。最流行时,每个村有好几个家庭班。

     

        上世纪90年代初,山圩镇108个村屯中,近八成有家庭班。在家庭班里,爷爷奶奶一般就是带班师傅。老人一旦过世,家族里要是没有能挑大梁的接班人,整个家庭班就散了,手里的曲目自然也就失传了。到2002年,全镇只剩下马家班、凌家班两家了。而这一年,因为带班师傅过世,马家班也无奈地解散了。

     

        “再不整理、抢救,这么好的民间文艺就要消失了。作为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我不干,怎么办?”姚文意识到,挖掘保护唱春牛、采茶花戏等民间传统文艺已迫在眉睫。从2002年开始,姚文深入各个村屯走访民间老艺人,对本地民间传统文艺进行搜集整理。

     

        在老艺人的支持帮助下,姚文搜集整理了地方采茶花小调53首,创作出34部地方古装采茶花戏和3部现代采茶花戏,还通过加入现代元素,创作出一批小品、相声、山歌、舞蹈节目。

     

        要传承民间文艺,光有剧目不行,还要有人来唱来演。2004年,姚文招募曾演过唱春牛和采茶花戏的农民文艺爱好者,组建了山圩镇农民采茶花剧团。剧团组成后,姚文又请来老艺人对演员们进行培训。没有服装、道具、乐器、音响,就自掏腰包添置。

     

        2004年10月1日,在扶绥县举行的迎国庆晚会上,姚文的剧团首演《五子庆团圆》,大获成功。

     

    “群众的掌声是最大奖赏”

     

        2004年11月,姚文应邀率采茶花剧团到南宁市江南区苏圩镇苏保村演出。“那是我们第一次赴外地演出,全村男女老少都来看,那种热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姚文说。演出结束后,村民还没过足瘾,又留剧团加演了两晚。

     

        加演,几乎伴随剧团每一场演出。有时候,再三加演都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

     

        令姚文及其团队尤其感动的是,在表演过程中,经常有观众不知不觉“入戏”了,自觉参与到戏中来。

     

        一场戏中,主人公被虐待,没有凳子坐,观众急忙上前,争相把自己的凳子送上去;另一场戏中,一位演员“进京赶考”,却苦于身无分文,有的观众便掏钱塞在他的行囊中。

     

        “伴着跌宕起伏的剧情,观众的情绪也或喜或悲,类似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有时一场表演下来,收到满满的水果、零食和钱。但群众的掌声是最大奖赏。”姚文感动地说。

     

        队员凌天和对记者说:“观众欢迎,我们再累也都不觉得累了。”与凌天和一样,队员们都是自觉参与到表演中来,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有时遇到农忙时节,为了不耽误演出,他们就花钱请人干农活,而表演所得的微薄酬劳,往往还不足以抵消请人干农活的工钱。

     

        “表面上看是‘亏’了,但我们的心不亏。我们追求的是心有所享、心有所乐。”凌天和说出的一席话,队员们纷纷赞同。

     

        随着剧团的名气越来越大,演出越来越多,姚文开始琢磨,剧团的演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演出耽误农时,光靠热情免费演一场两场可以,但长此以往肯定不行。此外,剧团要不断出新节目,就要更新服装、道具;观众多了、场面大了,原来的小音响不够用,也要花钱。而文化站经费有限,发不起补贴,怎么办?

     

        姚文的主意是:不等不靠、以文养文、可持续发展,利用剧团的名气搞商演!

     

        于是,剧团从全部义演,逐步开始了商演。商演收入,10%作为剧团发展基金,其余全部发给演员做补贴。“以前演,是穷开心;现在演,还能赚钱补贴家用。”姚文说,“平均下来,剧团商业演出每年可收入11万元左右,每个演员每年可得演出补贴三四千元”。

     

        剧目要传承,更要创新。姚文结合时代特点和身边生活,创作了大量作品。山歌春牛调《清洁乡村,建美丽家园》就是他结合“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创作的。为了宣传中央“八项规定”,姚文又创作了方言小品《村支书的贤内助》,把大道理巧妙融入小品中,为的就是让观众在“开怀一笑中得到启发”。

     

    “文化站是我的家,更是群众的家”

     

        走出镇里,走出扶绥,走出崇左……这些年来,姚文和他的剧团走得越来越远,影响越来越大,褒奖和荣誉也接踵而来。

     

        2006年10月,“中国农村欢乐演出年”崇左市第一赛区比赛,剧团代表扶绥县参赛,共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2009年,广西文化厅确定山圩镇文化站为全区综合文化示范站,并作为全区3个典型之一入选中央文明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剧团骨干演员发展到25名,每年的演出从50多场次,增加到如今的120多场次。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

     

        村民吴美香是剧团的铁杆“粉丝”,她看剧团的表演已有七八年,但还觉得不够,有时剧团外出巡演她还追着去看。她说:“上了年纪,听不懂普通话,姚文他们演出用的是我们能懂的语言,表演的也都是老百姓身边的家长里短,大家打心里喜欢。”

     

        刘红梅是剧团的“元老”,也是“名角”,她唱采茶花戏已有20多年,演出千余场。谈话间,她和姚文即兴表演了一段对唱,让记者开了眼界。“我本身热爱采茶花戏,表演受到老百姓的喜爱,这种成就感是无法比拟的。”刘红梅说,只要老百姓有需求,就唱下去,直到唱不了的那一天。

     

        “有了文艺村演,那些赌博、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就很少见了。”扶绥县文体局局长钟文庆在进行调研后感慨地说。

     

        前些年,山圩镇渠怀村曾经发生过多户群众侵占集体土地的事情,乡镇、村屯干部多次做工作都没有效果。剧团听说后,以这件事为原型编排了小品《三分地》,讲述一名村官劝说妻子退出侵占的三分土地的故事。2007年12月,小品在渠怀村上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44个侵占土地的农户此后陆续同意退还土地,最后287亩土地全部回到了村集体手中。

     

        “演出只是文化站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姚文说,“文化站是我的家,更是群众的家。”(本报记者 刘 昆 广西日报记者 莫 迪)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