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

    随 笔

    张良在哪一年去世?

    ——兼谈历法学的重要性

    作者:海 岛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5日 13版)

        电视剧《楚汉传奇》不久前热播, 《楚汉传奇》一书也在京出版。但对于“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张良去世的时间,它们却有一处重要疏忽。这个疏忽很可能出于《辞海》的误导。因为《辞海》“张良”词目为“张良(?—前189或前190)”(第六版,第2880页)。那么,张良到底哪一年去世呢?

        年代问题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内容。历法是一种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方法。历法是天文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由于天文学是六大自然基础学科之一,所以从学科体系上历法应属于自然科学。但我国在教学安排和学术研究上,往往将其列在中国古代史里,使其缺乏了系统性和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年代等问题屡次出现错误。

        张良去世年份即为典型一例。《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和《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第十》中,有以下关于留侯张良去世时间的记载: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

        这段叙述没有明确时间。只能根据“后八年卒”的基点来推算。基点有两种可能:一是上一句话的“会高帝崩”,刘邦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去世,推算出张良去世于公元前187年。二是上一自然段开头的“留侯从上击代”,查阅《史记》中“留侯从上击代”的时间是“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推算出张良去世于公元前189年。

        以上两个时间再加上《辞海》的时间,张良去世的年份有三个时间,到底哪个对呢?根据史学常识,唐朝刘知几的《史通》把史书分为编年体和纪传体两大类。由于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可能会运用插叙等手法,若涉及时间问题,编年体比纪传体更为明确和可信。查阅《资治通鉴卷第十二·汉纪四·太祖高皇帝下》中“孝惠皇帝六年”栏目里有以下记载:

        “夏,留文成侯张良薨。”

        这里,“孝惠帝六年”对应公元前189年。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年在换算成公历年时有可能对应两个年份,这就是绝对年份问题,如岳飞去世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则是1142年而非1141年。由于《资治通鉴》说张良去世于夏天,而夏天不存在绝对年份问题。另外,张良的时代是以“十月”为岁首,直到汉武帝的太初元年(前104年)才以正月为岁首,而夏天也不存在岁首问题。从这两个历法原则看,张良去世只能对应一个时间,即公元前189年。

        这样,张良的去世年份已经考察清楚,《辞海》的词条有误,应改为“张良(?—前189)”。耐人寻味的是,《辞海》中有“前189或前190”,是考虑到了绝对年份问题。但除了错误之外还有一处疏忽,这里的绝对年份时间应是“前189年”的下一年“前188年”,而不是上一年的“前190”。

        从以上考察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历法的伟大成就和巨大作用。我国古代历法的起源是很早的,经过多次的历法改革,达到了相当高的科学水平,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趣的是,运用以上历法学的考察还有助于我们纠正当前的一些常见的误读和错误:

        一是中华读书报“国学”版《张良的“知止”不值得称赞》(2012年10月17日,第15版)。中说“幸运的是,张良退隐不久,汉高祖刘邦驾崩。”“留侯‘不得已’,又重食人间烟火,活了八年之久。”这里认为刘邦死后八年张良去世,根据以上考察,这是望文生义的误解。

        二是电视剧《孤岛飞鹰》中有个重要人物“特使”今井武夫,使《今井武夫回忆录》被广泛关注。在这本书中对于吴佩孚去世的公历时间“1939年12月4日”,误认为是农历时间而重新换算成公历,说“他终于在一九四零年一月骤然病故”(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