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第一线

    聘任制公务员,不能开倒车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01日   14 版)
    到今年年底为止,全国将有十几个省市推行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并有望在明年扩展至全国范围。

    CFP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聘任制公务员晋升通道狭窄,引发各方热议。按照《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相关规定,聘任合同需写明合同期限、聘任职位及职责要求,聘任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需双方协商。有人认为聘任制公务员既不能转岗,也不能按照科员、科长、处长这一通道晋升。那么,聘任制公务员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专业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新通道

     

        近一段时间以来,公务员聘任制正在形成一股“潮流”。

     

        大面积试点的公务员聘任制为高端专业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开辟了特殊通道。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职位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市首次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的背景,是在实施首都发展战略中,迫切需要在干部人事改革工作中不断引进科学的理念、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来满足现行用人制度解决不了的对高端特殊人才的需要。

     

        自实行“凡进必考”制度以来,我国公务员“入口”几乎只有“千军万马争抢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这一通道。对于许多专业技术人才而言,通过这样的考试难度很大,他们几乎被排斥在公务员队伍之外;而即使通过了考试,也只能从最底层逐级晋升,使考试失去了对一些高端专业人才的吸引力。

     

        “你想想,一位教授,他会愿意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然后一级一级地往上晋升吗?”现已退休的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制度研究室主任华晓晨举例说。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张敏博士认为,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公共管理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政府机关对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但在传统的用人机制下,机关难以培养这类人才,采用通常的调任和工资报酬也难以引进和留住这类人才,聘任制则很灵活,为高端专业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通道。

     

    聘任制助力破除官本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指出,不同类型公务员的职业生涯不一样,当前我国是以行政职务替代本义上的职业化,好像不带“长”字就没进步。这既有观念上的问题,也有机制上的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加以完善。

     

        专家表示,聘任制公务员的出现对官本位意识是一次有力的冲击。一方面,聘任制公务员在政府机关工作,却与升迁无涉,只凭专业技术知识吃饭,这会对官场文化起到消解作用;另一方面,他们置身官场却不用应付那些复杂的人与事,也有助于避免无谓的政治游戏造成智慧浪费,提升行政和服务效率。

     

        “聘任制要求公务员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工作上,而不是在职务的升迁上,这对于从机制上破除官本位有重要意义。”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旭涛教授认为,聘任制公务员本身就为适应特定的岗位需求、完成特定的工作而产生,工资待遇可以按照市场化的标准来制定,但让他们担任领导职务并不合适。在这种制度设计下,官本位的思想自然就淡化了。

     

        张敏认为,机关招聘到合格的人员后,要与被招聘人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这在程序上也打破了官本位的思想。聘任合同既要规定职位及其职责要求,也要规定工资福利保险待遇,强化了公务员管理中的权责关系,既有利于公务员对职位所承载的工作职责和公权力负责,又可以提高公务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对于打破官本位、规范行政权力、提高行政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合同是市场化思想的产物,在市场的环境中,官位级别是没有用的。”刘旭涛认为,市场观念的发展也有助于消解官本位的思想观念。

     

    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

     

        “如果还用委任制的管理方式来管理聘任制公务员,那是一种倒退!”刘旭涛表示,聘任制公务员的作用还在于带来“鲶鱼效应”,激发整个公务员队伍的活力,其管理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合同的作用,让他们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

     

        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行政研究室主任石凯认为,在聘任制下,政府根据岗位需求聘用人才,提供相应的待遇。当应聘者能胜任岗位需求并且愿意接受相应待遇时,双方才能达成一致、订立合同。当应聘公务员在岗位上工作了一定时间,能力得到提升后,他可能再次将目光投向市场,寻求更合适的职务,而不是把目光仅仅投向政府内部,寻求晋升。

     

        “如果他在政府的岗位上能干得好,也自然能得到市场的认可。”石凯说,“让人才流动起来,对政府是好事,对个人也是好事。”

     

        “现在的难题在于解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说,公务员“铁饭碗”的观念没有打破,很多聘任制公务员还是希望能在公务员队伍中寻求职务的升迁或待遇的提升,而只要他能胜任工作,政府一方就没有更多动力去重新聘人来顶替他。

     

        石凯告诉记者,不少聘任制公务员聘期到期后,如果不能续聘也会选择通过考试争取进入常任制公务员队伍,人才向社会流动的动力依然不足。

     

        宋世明表示,政府应该着力营造公平的用人环境。在当前的人才竞争态势下,官本位没能打破,公务员职位具有绝对的吸引力,聘任制公务员很难流动起来。公务员队伍不能形成一池活水,聘任制公务员的“鲶鱼效应”就很难发挥出来。(本报记者 周洪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