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7月30日电(记者叶辉、严红枫 特约记者朱海洋)本报28日一版头条刊出吴海京十年完成《资治通鉴续纪》的事迹引起热烈反响,许多读者对这位年轻的作者能甘坐十年冷板凳,用文言文续写《资治通鉴》的精神表示赞赏,认为吴海京潜心著述的精神很值得广大青年学习。
浙江外国语学院原院长鲁林岳看到报道后专门来到记者办公室,谈了他的三点看法:一是一个年轻人在如此功利与浮躁的时代,能沉下心来板凳一坐十年冷,潜心撰写《资治通鉴续纪》,其精神很了不起。二是作者治史态度严谨,日积月累,反复考证,据正纳野,拾遗补阙,效法先贤,积十年之功,完成自宋至清952年历史的大事记,这一鸿篇巨制使我国自战国至清末两千年历史得以贯通,不仅极具史料价值,而且也极具文化传承意义。三是如果作者能在现有占据史实的基础上,作深入研究,鉴前世之兴衰,考历史之得失,真正为后世提供治鉴之论,从而启迪后人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获知历史兴替的规律,则善莫大焉!当然这是不能苛求一个年轻人的,但我仍期待作者为此作出努力。
北京读者苏斯民给记者发来信息称:“吴海京是一位时代的英雄,值得国人学习。我虽然已经80岁了,但我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他的精神鼓舞我、推动我的学术探索和研究!”
诸暨市委党校原校长杨仲坚对吴海京的治学精神给予充分肯定。他对《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有较深研究并通读了吴海京的《资治通鉴续纪》,认为此书有三个特点:一是集大成。将散布于“二十四史”及其他各类史料中自宋至清的历史以一本书的形式集中体现,使读者能通过阅读这样一本书就可以通晓自宋至清近千年的历史,而不必去翻阅汗牛充栋的史料。二是理脉络。通过这本书的统筹、考证、辨析,完全理清了自宋至清这一段历史的脉络,条理清晰,读者能一目了然。三是重史料。该书不仅将各类史料系统归纳到一起,而且可以作为一种工具书来使用,读者在引用史料时可以直接拿来引用,对以后读者治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吴海京的报道也在香港产生影响,前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李兆良在博客中说:“一位年轻人用业余时间,十年间完成了《资治通鉴续纪》。他不是专业历史学家,他之所以能做一般历史学家不能做的,是因为他不应酬,不为找研究基金而伤脑筋,不受学术评职称的压力,更不知道‘市场’为何物,不考虑他的书是否能出版。世界上不乏千里马,只缺伯乐。中国需要有这样锲而不舍的年轻人,也更需要能赏识这种精神的领导。”
网民“藤原淳孝”评价:十年辛苦,一朝成书,他以极大的勇气,做了当代专业史学家不想做、不敢做、不愿意做的事。
一网民提出,该书的缺点是“作者文言文稍弱,文笔拙笨”,但“因为材料全部引自史书,加上作者剪裁认真,弥补了缺陷”,“阅读时感到除序言外,其正文中文笔流畅典雅,并未明显感到是今人的手笔”。这位网友建议作者进一步修改,最好有企业家、文化机构能为吴海京组织一个有历史专业和文言文写作背景的辅助班子,如同当年司马光修通鉴时的“书局”一样,让他专心修撰,争取与《资治通鉴》无缝对接,成为读史者案头的常备读物。
29日,《诸暨日报》全文转载了本报的报道,报道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中共诸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元清说,一个年轻的公务员,不图安逸,不为诱惑,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笔耕不辍,如蜜蜂酿蜜般不知疲倦地一点一滴地垒砌着他的文字殿堂。纵观这洋洋洒洒338卷400余万字的近千年历史,古今贯通,叙事恢宏,思辨缜密,文气沛然。吴海京的这种钻研精神、坚守精神、担当精神,值得学习和倡导。
诸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杨永水说,吴海京在政法委工作认真、态度积极,曾多次获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诸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金海炯说:“一个只是对历史有兴趣的人有如此的宏构不可思议;一个只能用业余时间去研究、写作的人去破这样的命题,不可思议;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在文稿中埋了十年,不可思议。但这些我们不可思议的事海京淡定地实现了,拿到海京的书,我被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