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高温天气覆盖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的19个省(区、市)。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截至7月29日,南方共有43个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40℃。
其中,浙江奉化(42.7℃)、新昌(42.0℃),重庆丰都(42.2℃)、万盛(42.1℃)最高气温都超过42℃。上海、杭州气温也突破40℃,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在高温日数方面,7月以来,江南及重庆高温日数17.9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多(2003年18天、1971年17.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7.8天。
其中,湖南、上海高温日数分别为18.9天和18.5天,均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浙江高温日数19.1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多(2003年20.2天);重庆高温日数为17.6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三多(2006年19.3天、2001年18.1天)。
造成天气“高烧不退”的原因是什么?未来一段时间天气情况如何?在持续性高温天气面前该怎么做?中国气象局的有关专家30日接受了记者采访。
未来10天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并加强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首席预报员何立富介绍,今年高温天气极端异常。此次高温有三大特点: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7月以来,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高温日数达15~20天。
此次高温强度较大。南方地区极端日最高气温达40~42℃,53个市县出现极端高温事件。
受高温影响,南方一些地区墒情较差。部分早稻遭受“高温逼熟”,千粒重降低。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今年7月鄱阳湖、洞庭湖水体面积分别较1989年以来同期平均值偏小约2%和26%,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25%和29%。
预计未来10天,江南、江淮以及重庆等地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并加强,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可达5~8天;其中,8月1日至5日,江南东部地区将出现较大范围的日最高气温超过39℃的高温天气。
副热带高压异常是主因
何立富表示,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夏季天气的主要系统。而今年不仅副高压控制南方地区的时间长,强度也偏强,再加上没有强有力的台风来与副高压对抗,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
首先,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出梅较早,副热带高压从7月上旬便开始持续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大气湿度大,因此人们会感觉到天气潮湿闷热。
其次,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往年7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还处在梅雨季节,而今年由于出梅早,高温日数明显偏多,再加上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导致气温持续攀升,所以把江南变成了“吐鲁番”,从气温上来说,浙江几乎跟新疆的吐鲁番盆地一样热了。
造成高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截至目前,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几乎没有。往年因为有台风登陆,副热带高压在台风的影响下会撤退、断裂。而今年台风影响偏南,主要在台湾海峡和南海一带活动,导致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内陆,所以高温长期“煎熬”长江中下游一带就在情理之中了。
注意防范高温天气
中国气象局的专家表示,对于高温天气,除气温外,人体对冷热的感觉还与空气湿度、风速、太阳热辐射等有关。在不同气象条件下,高温天气通常有干热型和闷热型两种类型。应对措施的重点不一样。
据介绍,气温很高、太阳辐射强而且空气湿度小的高温天气,被称为干热型高温,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经常出现。应重点注意补充水分。
而夏季水汽丰富,空气湿度大,在相对气温并不十分高时,人们仍感觉闷热,此类天气被称之为闷热型高温。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经常出现。应重点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专家们表示,高温天气会让人们异常烦闷,心脏病、高血压、急性肠胃炎的患者陡然增加。而温度达36℃身体开始报警。这时,人体会通过蒸发汗水,散发热量进行“自我冷却”。一般情况下,人体需要及时补充含盐、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料,以防电解质出现紊乱。
到达38℃时,人体的多个脏器将参与降温活动。此时,各种降温措施、心脏药物保健及治疗等措施务必要到位。当气温达到40℃时,必须立即转至阴凉地方或借助较好的降温措施进行降温。而41℃已经到了严重危及生命的高温,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更要高度注意。(本报记者 詹 媛 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