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30日 星期二

    南京理工大:六秩风华强国防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30日   01 版)

        翻开南京理工大学厚厚的记事簿,每次彰显国家力量的时候,南京理工人从未缺位。

     

        2007年,在“首次探月工程突出贡献奖”名单中赫然写着南京理工大学校友刘其坤、马晓鹏、孙岳荣的名字;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些绚丽的烟花,由南京理工大学老教授潘功配带头研制;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30个地面武器装备方阵中,有16个方阵的武器系统总师或副总师由南京理工人担任……

     

        “强大国防,繁荣祖国”,60载峥嵘岁月,南京理工大学秉持这一光荣使命,历经风雨却矢志不渝。

     

    六秩风华 思源致远

     

        追本溯源,南京理工大学的诞生与我国国防军事建设一脉相承。

     

        国无防不立。上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1953年,新中国第一所军工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诞生于松花江畔的哈尔滨。这,是南京理工大学的根。

     

        1960年,炮兵工程系从中分离出来,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1962年9月20日,学院正式在南京孝陵卫办公。

     

        1966年学院退出军队序列,先后易名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1993年定名为如今的南京理工大学。

     

        六秩风华,南京理工大学不辱使命——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的任新民,被誉为南京理工“第一杰出校友”,开拓了中国航天史上代号为“331”的通信卫星工程,成功领导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炮兵工程学院及华东工程学院时期,历任副院长的祝榆生,被誉为“第三代坦克总师”,花甲仍披战袍,勇铸陆战之王——“ZTZ99式三代主战坦克”,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

     

        如今,学校俊彦云集,拥有两院院士6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0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

     

        “荟萃北国,军工学府声名远,挥师江南,龙腾钟山薪火传。”这首名为《使命》的校歌,见证着南京理工大学的前世今生。

     

    明理精工 报国兴邦

     

        60年几经变迁,“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军校传统,已在南京理工根深蒂固。

     

        “现在是全武器信息化时代,要为整个国防服务,就要培养出一批能打赢未来信息化、高科技战争的人才,用人才占领国防科技的制高点!”校长王晓锋字字铿锵。

     

        科教兴国。没有坚实的学科体系做基础,就难以在国防科技上走得高远。

     

        目前,南京理工有我国兵器系统配套最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常规火力火控系统等学科专业代表了我国最高水平;“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中多次排名第一;国防重点专业、国防特色紧缺专业等学科,成为我国国防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与创新源泉。

     

        严谨治学育真知。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更难以培养出科技上的领军人才。

     

        在南京理工厚重的教育史上,杰出的国防科技教育家比比皆是:用一生创建自动武器专业的于道文教授;年过花甲,仍和学生们风餐露宿、亲临实验场的火药专家王泽山院士;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开创中国弹道教育事业的鲍廷钰教授……

     

        如今,青出于蓝胜于蓝,南京理工人的身影遍布国防军工各个尖端领域。如我国海洋水色遥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潘德炉院士;在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工程中担任测控系统的副总设计师刘云飞;将我国金属纳米晶体研究领域带入国际前列的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卢柯……

     

        有了上天入海的气魄,更需服务社会的担当。如何服务?“将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校党委书记尹群说。

     

        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广阔空间里,南京理工不断地创造着第一:我国第一台万能超高压水射流切割机床,第一台防爆型机器人,第一台显微CT,第一辆高速公路路面智能检测车……

     

        如今,南京理工大学正从“中国现代武器技术的人才摇篮”向“现代化国防科技创新基地”转变。科研方向涵盖8个军用领域,其中包括远程弹药与发射技术和近程防空反导技术。1978年以来,学校科研成果共获得奖励12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8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86项,并连续四届获得“江苏省十大专利金奖”和“十大专利发明人”称号。

     

    以文化人 献身国防

     

        漫步在南京理工大学校园,耳闻目染的是学子为国防献身的浓浓气息:

     

        每天清晨6点,古朴厚重的校园被一列列朝气蓬勃的国防生,矫健的步伐与嘹亮的军歌唤醒;

     

        国内高校唯一一座兵器博物馆内,莘莘学子正埋头钻研枪、炮、弹药等兵器的构造;

     

        与日本民间著名反战团体“紫金草”合唱团共建的和平园内,水杉林立,二月兰芬芳,徜徉其中的师生将历史牢记、为和平努力……

     

        “团结、献身、求是、创新”——不变的八字校风毅然被刻在南京理工历经60年风雨仍屹立不倒的二道门上,与高大挺拔的综合实验楼遥相呼应。

     

        一所大学既是“摇篮”,更是“熔炉”,知识教育体系可“成器”,精神与文化教育体系才能让大学生“成人”。如何锻造可成大器的人?

     

        “培养学生的‘国防情结’,让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八字校风内化为他们成就事业的优秀品格。”校长王晓锋如是回答。

     

        何为献身精神?在试制反坦克火箭时被炸断五指的许哨子教授、在科研时烧伤了面部的赵宝昌教授、“万难不退”的光学测试专家陈进榜教授……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给出了最生动的答案。

     

        学高为师,言传身教,南京理工学子不负众望。半个世纪以来,学校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2万余名各类高级人才,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默默奉献,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王欣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