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30日 星期二

    文化产业发展的范式创新

    贺宝成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30日   07 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产业支撑和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导力量。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正逐渐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但也应该看到,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要求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尚存在开发深度不够、业态融合与创新能力不强、国际化程度较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创新文化产业发展范式、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创新发展范式、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创新发展思路,树立“大文化产业”发展思维,在产业发展视野、格局、业态组织、体制机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大视野。创新文化产业发展范式,需以更高更广的视野来看待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正确把握和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资源优势,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宽广的胸怀、开放的思想和世界的眼光,顺应人类文化发展趋势,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战略思维,努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双轮驱动。一方面,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使尽可能多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话语权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成果和产业发展经验,在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现代价值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融有世界先进文化元素而又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业。

        ——大格局。在文化产业体系上,要改造提升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极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在文化产业层次上,要以做精文化产业“核心层”为重心,坚持高端引领,强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服务等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以做强“外围层”为关键,着力发展网络文化、休闲娱乐等文化服务产业,增添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提升产业附加值;以做大“相关层”为支撑,做好文化及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完善产业链。多层次、多维度做大文化产业格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大融合。融合发展是创新产业业态、做强产业的趋势和方向。文化产业是“内容+载体”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渗透性强、产业链条长等特点,与当代科技和较多产业存在极强的耦合关系,具有融合发展的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动力和引擎作用,面向文化发展新需求,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加强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创新艺术传承形式、传播手段及表现手法,增强文化艺术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与时代感。要加强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重点产业领域的互动与融合,延伸拓展产业链,提高文化附加值,衍生开发与创造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集群。集群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内在属性与优势,是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好莱坞电影、巴黎时尚设计、香港音像、日本动漫等世界闻名的文化产业都是借助集群模式获得成功的。我国幅员辽阔,人文地理、产业环境因地域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各地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与发挥文化资源特色及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抓好市场链前端和价值链高端,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国家要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一批有影响、有品牌、有竞争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航母”。同时,还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一批高起点、规模化、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形成“以点带面”的联动效应,引领、辐射与带动全国文化产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大协同。协同是使系统摆脱混沌,达到有序的重要路径,有效的协同,能够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存在创新体系不健全、制度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强化协同与创新,是实现新时期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紧紧围绕文化强国战略之所需,科学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联合创建校校、校企、校所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要深入开展文化科技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强化产业发展的科技与人才支撑。要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协同,重点突破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与此同时,还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完善企业孵化、公共技术支撑、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形成集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和公共服务体系等多维度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系统保障与推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本文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D009〕、西安市科技局软科学〔SF1227-3〕和陕西省教育厅软科学〔11JK0068〕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