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是一个戏曲多面手,身为河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的他,不仅可以从事理论研究,还集编、导、演、作曲于一身,实属全才。他编导的豫剧《女贞花开》《秦少游与苏小妹》《三娘》《狸猫换太子》等,在海峡两岸拥有众多戏迷。近日中国戏曲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河南省艺术研究院与河南省作家协会共同举办了“石磊戏曲创作与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他的戏曲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新古典主义”是石磊遵循的创作原则,即在尊重经典的基础上,谨慎创新,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趣向,如《三娘教子》,经他整理为《三娘》,其舞台原则、方法几乎完全是传统的,一桌二椅,只是守旧改了一个剪纸型的投影。剧本强调人性,唱腔富有新意,演员表演也很精炼,而且很多细节的表演有所强化。此戏行当中强调个性化、性格化,很受年轻人喜爱,老观众也认可。《秦少游与苏小妹》,舞台则很有新意,观众不光能接受,还容易被剧情所打动。因而石磊的“新古典主义”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同。
也有专家认为,“新古典主义”可以真正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是我们国家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很重要的门类,现在政府很重视,并由文化部资助一些剧种和剧团,但这种扶持并不是演几个戏,而是要活体传承,即接近原样,不失戏曲艺术的本色。有些新编戏用心良好,但是舞台呈现和戏曲的传统距离比较远,这样不仅会丢失剧种特色,最终也无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磊的戏均不是大制作,但都很卖座,可以作为剧团的看家戏、吃饭戏。这一创作思路,也颇得专家赞许。现在很多地方排新戏,讲究声光电,搞大制作,往往是得了奖即刀枪入库,无法经常演出,更无法下乡巡演。而石磊却不是这样排戏。他的《三娘》只花了九万元,《秦少游和苏小妹》花了180万台币核人民币40万元,而收入是上千万台币。这是为台湾国光豫剧团排的戏,在豫剧文化两岸交流方面,石磊贡献突出。2008年3月,石磊为国光豫剧团执导《狸猫换太子》,轰动台北,赢得了“鬼才导演”的称号。被誉为“台湾豫剧皇后”、在剧中饰演寇珠的王海玲女士说:“与石磊先生合作,有种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石导演除了讲究人物刻画外,对台步、动作的要求也极为精准,跟以往的随心所欲大不相同。”
石磊的论著有《二十世纪中国戏曲改革启示录》《戏曲流派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文艺现象》《樊戏研究》等,尤其是樊戏研究成就突出。樊粹庭是我国著名的豫剧作家、教育家和改革家,他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豫剧革新,把豫剧从高台带进了剧场,从乡村打进了城市,最终又把豫剧推向了全国,被后世誉为“现代豫剧之父”。石磊的研究,不仅最为全面和深入,而且深得樊粹亭的革新要义,也为他自己的“新古典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付诸实践,最终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