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27日 星期六

    传媒聚焦

    银发焕彩网络空间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27日   06 版)
    光明网记者吴丛丛与原八路军老战士徐广盛(右)光明网记者 刘炼摄
    《从东北到海南岛》记述了老战士侯裕舜等人的难忘经历。光明网记者 吴丛丛摄
    《从东北到海南岛》

    邀请“五老”人士 打造网上话语平台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网络的普及让网民的声音得到了充分的放大。在各类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网民的互动讨论充分延展了事件本身的影响力,成为网络舆论和文化的创造者。而其中,不乏老年人的身影。据CNNIC最新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在全体网民中的比例逐年提升——这个数字在2011年仅为0.7%,但经过一年时间就提高到1.8%。

     

        “在原始森林行军的七天,我们没有干粮,没有锅,没有水。战士们曾经连续三天在四十度高温的烈日下行军,没喝上一口水,嘴唇开裂。还好后来终于开始下雨,这才解决了喝水的问题。就这样我们走过了无人山区,打了胜仗。应该说,真正是艰苦卓绝。这个艰苦我们都过来了,所以我们深深知道新中国得来不易。”84岁高龄的解放军老战士侯裕舜回忆起60多年前解放海南岛的那场战斗,仍然感慨万分。“作为一名老战士,能把这难忘的经历通过你们的栏目讲述给广大网友,我感到十分欣慰。希望青年一代能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这就是当年我和战友们不惜流血牺牲也要战斗到底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的殷切期望。”

     

        侯裕舜老人所说的栏目,就是光明网今年新推出的《“五老”评热点》。该栏目旨在聚焦当前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热门话题,邀请“五老”人士(即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进行深入解读,并通过“有声评论”这种新颖形式,汇聚来自各行各业的老一辈工作者的智慧观点,努力打造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网上公共话语平台。栏目于4月12日正式上线,短短3个月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整合优势资源 传递“五老”声音

     

        《“五老”评热点》栏目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退休老人虽赋闲在家,但并未与时代、社会脱节,而是时刻关注着国家大政方针和时事热点,并积极学习网络技术,利用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分享人生的经验和体悟。老红军女战士蒲文清的女儿、70余岁的退休干部赵丽就是一位“网络达人”。她谈起自己上网经历时说:“我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寻找、收集红军长征的文物资料,希望能够将老一辈革命者的精神传递下去。近些年,我发现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交流平台,就用‘红军娃’的名字将自己写的一些回忆长征的文章还有整理过的历史资料发表在网络上,结果很多网友给我留言,特别真诚,让我十分感动。互联网让红军精神走到了年轻一代的网民中间,这种影响力是以前不能想象的。”

     

        目前,我国老年人上网的人数增长很快,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些活跃的老年网友的声音往往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给这些长者们以话语表达的平台和渠道,让他们有价值的声音通过网络传播得更远,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是光明网推出《“五老”评热点》栏目的初衷。这也是光明网继承和发扬《光明日报》在思想理论领域传统优势,在新媒体领域持续发力的有益尝试。

     

        甘肃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宋圭武教授认为,“《‘五老’评热点》紧扣时代脉搏,立足主流阵地,充分运用现代传媒的各种先进手段,为有经验、有阅历的‘五老’人士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面向广大网友解读现实热点问题,这是一种知识和智慧的有益分享方式”。他积极评价说:“俗话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此话虽土,但道理至深。要实现社会良性发展,我们应充分重视传统和经验所提供的养料。光明网适时推出此栏目,富含正能量,极具‘光明’意义。”

     

    创新评论模式 实现双向传播

     

        《“五老”评热点》在传播技术上,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载体,立体化地传递话语和思想。在内容方面,栏目则重视长者的观点和智慧,重视传统和经验的分享。两者的有效融合打破了传统的封闭话语模式,使评论者从文字背后走出来,直接与网友“对话”,更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栏目还为每一位“五老”评论者开设了博客,网友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与他们实时交流。这就使得栏目的观点和思想不仅能传播出去,还能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讨论,收集反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传播。有网友评论说:“老前辈们早年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他们的‘中国梦’则是希望人民生活美好,国家越来越强大,真是太感动了。我从这几期栏目中学习到不少智慧和人生经验,向前辈们致敬!”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指出,“人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而互联网等新媒体就是五官和手指的延续”。他说:“《‘五老’评热点》栏目通过文字、语音和图像,表达出观点、知识、思绪与期望,网友与评论者的情感在一日日的交互中得到积累,从而得到人生的满足与精神的升华。”

     

        编者的话

     

        《“五老”评热点》每周将推出一期新话题,并在光明网要闻区呈现。读者可以访问光明网首页,或者直接访问专题网页(http://www.gmw.cn/wulao)。如果您是“五老”中的一员,或者身边有让您敬佩的智慧长者,欢迎发送电子邮件至wulao@gmw.cn进行自荐或推荐,我们将及时回复您的来信。(光明网记者 吴丛丛 田文姝)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