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鹦哥岭保护区周边的村民守着青山绿水,却过着穷日子。有一次,我们进山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在路边就看到一位黎族阿公拿着一只野鸟,问我们买不买?我就问他:“阿公呀,你为什么抓野生动物?为什么不保护这些野鸟呢?”阿公说:“我保护它,谁来保护我呢?”听了阿公的一番话,我心里真难受,但我认识到,保护不应建立在贫穷之上,而是要首先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脱离了群众的支持,保护工作就没法开展。
要改变周边村民世代相传的生产生活方式,把他们从雨林的破坏者变成大山的守护者,只有深入黎村苗寨跟村民交朋友。我们从侧面了解了当地的一些风俗,于是就买了些酒菜,直奔便文村支书老王家。王支书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家门,并拿出自己家酿的米酒款待我们。我们谈得很投机,最后都醉了。后来,王支书激动地说:“以后我会把森林保护工作当成自己的工作,我会发动全村52名党员干部与你们一起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就这样,我们逐渐和周边的黎苗同胞成了朋友。
几年来,我们联合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在周边社区广泛开展可持续农业示范活动。帮助村民改厕所改猪圈,改善了卫生环境;引入稻鸭共育和林下立体种植,增加了经济收入,让他们真正从保护中得到实惠,自觉保护森林。五年来,我们创立的TMC模式使鹦哥岭的热带雨林得到了很好保护;摸清了动植物资源家底,建成了数字保护区;记录到一大批维管束植物和脊椎动物;编写了80万字的专著《鹦哥岭生物多样性及保育》,为我们建设全国示范性保护区并与国际接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保护区内广大群众的支持。作为一名基层林业工作人员,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时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大山里的村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保护好鹦哥岭这片热带雨林,才能帮助山里的村民脱贫致富。(本报记者王晓樱、魏月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