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22日 星期一

    意大利海上邮轮搁浅案再次开庭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22日   08 版)

        在经过案件辩护律师数月的罢工风波后,意大利“科斯塔·康科迪亚号”邮轮搁浅案于7月17日再次开庭,使这一案件重新走上了正常的司法程序。“科斯塔·康科迪亚号”邮轮船长斯凯蒂诺在2012年1月13日邮轮搁浅事件发生后即被警方拘留,在经过一系列审讯后,检察院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在一年多的审讯过程中,斯凯蒂诺作为案件唯一的被告,被指控过失杀人、置乘客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以及毁坏自然环境等多项罪名。

     

        “科斯塔·康科迪亚号”邮轮搁浅案的案件规模十分庞大,包括受害自然人4228人,受害法人31人,共有62名律师代表242名受害者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另有60名受害者的提请要求待审核。该案共有68份卷宗,其中31份为事故报告,至今共已开庭57次。此外,有包括邮轮黑匣子、舰桥控制室以及目击证人在内的700多份证词资料提交法庭,其中338份证词来自附带民事诉讼方、96份来自辩方,另有575份来自公诉方,但其中的许多内容是重复的。

     

        久拖不决的“科斯塔·康科迪亚号”邮轮搁浅案除了无法还给事故受害者亲属一个公道外,在世界范围内也间接影响了意大利的国际声誉。据意大利《晚邮报》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著名新闻评论员艾琳·博内特曾就刚刚结束的邮轮搁浅案律师罢工事件评论:“在那儿(意大利),这种事已经司空见惯了”“标准普尔下调意大利主权评级的做法是有理可寻的,因为这是经常罢工所造成的直接恶果。”

     

        搁浅事件发生后,“科斯塔·康科迪亚号”邮轮的打捞工作成为了媒体关注的又一焦点。打捞工作自2012年10月正式开启,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海难打捞作业。由于难度较大、资金不足等一系列原因,预计将于2014年才能完成全部打捞作业。

     

        (本报罗马7月21日电 本报驻罗马记者 陈晓晨) 

     

        【链接】

     

        “科斯塔·康科迪亚号”邮轮由意大利芬坎蒂尼船厂耗资5.7亿美元建造,船身长290米,排水量11.4万吨,2006年投入使用,可同时容纳3780位乘客和1100名船员。2012年1月13日晚,该邮轮在意大利海域触礁搁浅。事故发生时,有22名来自香港的中国游客正在该邮轮上,随后全部获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