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22日 星期一

    记者来信

    暑假实践,青春的美好回忆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22日   06 版)

    编辑部:

     

        近来,记者每天都要收到十多封大学生来信,讲述他们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经历和感受。阅读这些来信,火热实践活动如在眼前,记者仿佛看到大学生们一个又一个的人生第一次,情不自禁地想给他们回一封信。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在洛阳市汝阳上店镇中心小学,河南洛阳师范学院 “阳光支教队”20名队员,带领孩子们课后排练节目《15天凝聚227颗心》,十几个学生演出的手语歌曲《感恩的心》汇成了台上台下泪水相伴的共鸣。

     

        这一场景让记者回想起十几年前的一次采访。那年,我前往洛阳市栾川县赤土店乡,追踪采访洛阳师院坚持了十年的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那时,大学生们在这里的支教已开始了一周时间,废弃的篮球架,已被大学生重新修好支了起来,山里孩子们羡慕已久的美术、舞蹈、体育课也开课了。

     

        这本是所走读小学,不具备食宿条件,支教的大学生把两间教室分别用作男女寝室,大门口的一间小屋做厨房,吃饭自己做,用水自己从山涧挑。晚上,一轮明月悄悄升起,火神庙村四周的高山显得更加幽暗神秘,小小的校园沐浴着月光,沉浸在一片蛙声中。只有校园中心高高的旗杆下有手机信号,同学们三三两两,轮流挤到旗杆下的水泥台上发短信,给家人报平安。

     

        同学们坚决把唯一一个单间老师宿舍,也是支教大学生的备课用房,让给我住。实在不忍心扰了大学生们的正常工作,我第二天就离开了。与这些支教大学生一样,火神庙小学的明月永远定格在心灵深处。

     

        相机里定格过孩子们在大学生老师带领下的泥塑快乐,也有自己泪水模糊时拍下的孩子们与支教大学生挥泪泣别的场景,然而,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要丰富得多。

     

        十几年过去了,读着现今大学生的一封封来信,分明感到2013年的夏天,因为青春的脚步而不同,……信阳师院美术学院的志愿者在浉河区笃祜店村小学的墙上绘出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彩绘,河南师大的学生拜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家,河南农大学生走进了郑州地铁一号线施工现场,河南工业大学学生来到社区调研食品安全……我无法一一列举你们的来信,但我坚信你们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会因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而不同。

     

        确实,你们在新闻写作上还存在体例不规范、文字功底不够扎实等缺点,但借报纸一角给你们回信,最想大声对你们说的是:同学们大胆地向前走!岁月会告诉我们,暑期社会实践是青春年华好读书的大学生活中一个美好的经历,付出了激情、汗水、智慧,这个美好的经历就会成为永远的心灵驿站,在人生圆梦的道路上释放不尽的温馨、激情和启迪。

     

        本报记者 崔志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