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

    各国老龄社会观察③

    比利时:养老院供不应求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20日   08 版)

        瓦尔都世斯敬老院位于布鲁塞尔一个交通便利、绿草如茵的大公园旁边。这个建于1974年的私人敬老院,现在有80张床位。主要接待对象是60岁以上的健康或残疾、能勉强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现在共有35名工作人员。经理桑德丽娜·延森女士介绍说,比利时的法律规定,60张床位的敬老院,每天夜里要保证有1名护工值班,但在这里,他们保证有2名护工。白天,上午有7名,下午有3名。

        1996年,现在的所有者索梅尔夫妇把这个敬老院买下来的时候,这里只有60张床位。夫妇俩经营有方,前不久,又投资了200万欧元扩建,现在可以容纳80张床位了。瓦尔都世斯敬老院每个房间最多两个人,价格从51.73欧元到64.29欧元不等。单间稍贵,每人每天至少要42.79欧元。这个价格包括住宿、一日三餐、每周一次的开胃酒、24小时随叫随到的贴身服务、各种游艺设备以及老人必要的设施,如轮椅、升降床等等。

        这个敬老院包括一个可以容纳所有人的大厅,这个大厅也用作饭厅和会客厅,角落里还放着一台电视。每个房间里都有电话和电视(都需要另付费),还有简易健身房、美发屋、来客停车场等。来客随时可以来访,没有任何限制。敬老院每周组织数次身体锻炼,还有各种游艺、手工等等。对天主教徒,还组织集体弥撒。老人们可以利用敬老院推荐的医生服务,医生每周有两次在这里的固定出诊;还可以继续看自己熟悉的医生。如果得到家庭和医生的允许,在这里居住的老人,可以随时出门,购物、遛弯、访亲友等等。至于用餐,老人们可以按时集体用餐,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厨房提供的菜单,自由选择,在自己房间里用餐。如果有来宾,也可以邀请客人一起用餐。这里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护工、治疗师、厨师等,都是受过专业训练、有正式证书的专业人员。

        我们参观的几间老人房间中,几乎每人都有自己“私密”物件:一幅油画、一件家具、一件工艺品等等。但最多的,还是家人的照片。或挂在墙上、或摆在桌上、或悬在床头,这表明他们没有被家庭抛弃,或者,至少,他们自己心里是这样理解的。要知道,正常人都明白,一旦进了敬老院,那就等于是进入人生列车的最后一个驿站了。下一站一定是墓地。但能够看出,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素质教养不同,对待这个人生最后一个驿站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就看到有位老太太,即使独自看电视,但仍然正襟危坐、衣冠楚楚,脸上甚至画着淡妆,不知道的人以为她马上要去出席一个酒会。

        延森女士说,在比利时,普通家庭把不能自理的老人送到敬老院,这能够得到社会的理解。但老人们被送到敬老院来,大都是出于无奈:老人本人自理能力受限、家庭治疗看护水平受限、经济承受能力受限、家中成员陪伴伺候能力受限等等。“但是,如果不是出于无奈,老人们当然还是愿意在自己家里!”所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大家都尽可能推迟送老人进敬老院的时间。而同时,从事照料老人的工作,也是一份收入正常、得到大家尊重的工作。

        延森女士介绍说,比利时所有的敬老院都已住满,为了能有一个床位,候选者不得不等上一两年。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比利时的敬老院还可以接纳总量不超过5%的60岁以下的残疾人。这里的老人,许多每月退休金不到1000欧元,超支的部分就要由政府支付。瓦尔都世斯敬老院所在的布鲁塞尔市圣皮埃尔区“社会公共救助中心”负责人洛朗·希勒瓦先生介绍说,自二战结束以来,比利时和大多数欧洲发达国家一样,逐渐建立起了完善的老年人救助体系。具体来说,对独自在家中养老的老人、对生活能够自理的专门敬老院里的老人、对几乎不能或完全不能自理的敬老院里的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补助。补助资金来自国家、社区政府和捐助。所有的补助,都要本人(或家庭)向专门机构“社会公共救助中心”提出申请,接受由该中心安排详细、严格的调查,包括本人退休前职业情况、财产情况、孩子情况、健康状况、亲友情况等等,再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补助级。譬如,对独自在家中养老的老人,可以给每小时1到7欧元的补助,用于聘请家庭护工。还有一些专项补助,例如自费医疗项目补助、交通补助、零花钱等等。

        希勒瓦先生介绍说,在布鲁塞尔市圣皮埃尔区这个大约4万人口的社区,有4家像瓦尔都世斯敬老院这样收容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其中三家私立,一家公立。另外还有4家收容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的老人的敬老院,也是三家私立,一家公立。

        (本报布鲁塞尔7月19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何 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