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9日 星期五

    高质量就业从何而来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纪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9日 06版)

        刘杰是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艺术设计系毕业生。毕业才两年,他就从江苏红蚂蚁装饰有限公司的一名助理设计师,跃升为副总设计师,月薪过万元。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夏成满告诉记者,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信息技术高职特色,秉承“养正修能”校训,紧贴地方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培养出6万余名高端技能型人才。

     

    在区域融合中放大信息技术特色

     

        服务区域发展需要,依托传统优势,学院瞄准无锡打造“东方硅谷”的契机,以微电子技术专业为核心,融入精密模具、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打造微电子产业链专业群。目前,已形成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群,完全契合无锡产业发展需要。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陆国平认为,对高职院校来说,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根本的是在与区域融合发展中放大专业特色。

     

        目前,该院已与25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成立“国盛模具班”“南通机床班”“华润微电班”等,“工学交替”为企业订单培养人才。机电工程系还与南通科技公司合作共建苏南数控维护维修中心,共同开展工程实践。

     

    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项目

     

        走进学院实训大楼,就像走进了一个生产车间,从一楼到五楼,分布有32个实训室。在三楼一间写着“集成电路设计工作室”的实训室,老师居水荣正在给学生上课,上课内容是从企业拿来的真实项目“触摸按键感应电路”。

     

        “这是学院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做的尝试。”居水荣是学院今年4月从企业引进的高级工程师。他告诉记者,工作室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创新实验班”的雏形,集聚校企双方的优质资源,请来企业专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并用企业真实的项目进行教学。“7个月后,这些学生都可以接企业的设计方案自己做项目。”

     

        “办高职教育,不是树一两个典型作秀,而是要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普惠每一个学生。”陆国平说,学院各系都成立了很多创新班,以项目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调优教师队伍结构,专门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担任专业课老师,并每年派老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现在“双师型”教师占比已达78%。

     

    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能”

     

        陆国平认为,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态度,远比单纯传授技艺更重要。“职业学校的学生心中有种‘沉睡的能’需要被唤醒。学院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让学生拥有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学院提出“以赛促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成就学生的职业梦想。该校去年毕业的电气系学生褚建强,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线安装与调试”项目中荣获一等奖,大三实习期间即被欧普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抢先录用,担任电气设计工程师,成为公司业务骨干,年薪5万元以上。目前,该校已有10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学院分管招生就业的副院长辛春晖介绍说,随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学院的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攀升,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近年来,每年学院就业率都在99%以上,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李 锦 )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