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9日 星期五

    你了解现在的“养路工”吗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9日 01版)
    ▲上海市政养护单位知识型养路工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卢浦大桥进行保养维修。CFP

        今天,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在全国400多万公里长的公路上有50多万名养路工为它保驾护航。走近他们,你会发现“养路工”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他们懂技术、爱钻研、敢创新、有追求。

     

    养护中心来了个女博士

     

        不久前,32岁的女博士王璐来到北京路桥瑞通养路中心办理了入职手续。毕业于重庆大学桥梁和隧道工程专业的她成为这家企业引进的第一位博士。

     

        打扮时髦的她笑着说:“别看我们干的只是给马路修修裂缝这种小活儿,里面的学问却不少,做新时代的‘养路工’可不容易呢。”

     

        王璐的工作是桥梁检测,通俗地说就是“桥梁医生”。“人生病了要去找医生看病,同样,经历风雨的桥梁也会老化,保证它安全运营是我们养护人员的工作。”王璐比喻说,“所不同的是,人会说话,而公路和大桥没有语言,只有对病害进行详细检测分析,才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这是一项事关人命的工作,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北京养护集团的高级工程师朱尚清如此认识公路养护工作。他对去年7月21日北京暴雨仍记忆犹新,那天千河口一座大桥有一半被洪水冲毁。桥能不能用,需要检测桥墩的冲刷情况来进行判断。

     

        “我们乘上皮划艇,用探测杆探到桥墩处,当时桥下水流特别急,我们把皮划艇的一边用绳子固定在河岸,一边固定在桥面。在上面坚持了4个多小时,终于拿到了第一手数据,及时对大桥安全情况进行了科学判断。”朱尚清感慨地说,“有时候,虽然苦,但有一种很真实的成就感!”

     

        如今的“养路工”早已不是“扫大街”的传统形象。北京交通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北京拥有公路桥梁4707座,公路总里程已超过两万公里。公路已不可能单纯靠人力来养护,即使很多农村公路也基本靠机械作业,传统意义的“拿扫帚”的养路工已经被大量知识型养路工取代。

     

        据统计,到2012年末,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9.62万公里,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拥有世界第一的里程,更应拥有世界级的养护和管理水准,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和养护工作的机械化、信息化为高学历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近30年,我国公路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我们不仅要重‘建’,更要重‘养’。”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指出,我们需要“人在路上,路在心上;养路为业,道班为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甘当路石,奉献终身”的“养路工人精神”,也需要大量拥有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养路工。

     

        如今,大学生养路工,甚至博士去做养路工已不再是稀罕事儿,“养路工”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选择。“光今年,就有1名博士、4名硕士加入了我们养护中心。”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李田义兴奋地说。

     

    养护站出了个“发明家”

     

        几间简易瓦房,一堆机械零件,屋外的墙上钉着一个铜牌,上面写着“任同昌工作室”。乍一看,让人联想到这可能是某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其实,这间“工作室”属于江苏省东海县公路管理局的养路工——任同昌。

     

        任同昌在东海县公路系统内可是小有名气,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发明家”。今年50多岁的任同昌,个头儿不高,皮肤黝黑,有一双粗糙的大手,乍一看,很难把他同“发明家”联系在一起。

     

        “有的小型养护机械虽然好用,但价格太高;有的价格虽然便宜,却中看不中用。”几年前,任同昌很难在市面上买到满意的养护机械。为了能使用到“质优价廉”的养护机械,任同昌开动脑筋,慢慢走上了自己“研制”机械设备的道路。

     

        几年下来,任同昌不断“琢磨”,发明了多个小型机械设备,其中以移动式沥青炒盘、道路灌缝机、撒料机器、沥青导热油锅4个设备应用最为广泛,为单位节约了上百万元,被同事们戏称为“四大发明”。

     

        为鼓励他发明新的机械设备,老机械停放场被挂上“任同昌工作室”的铜牌,成了他的研究基地。“公路养护工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好,也需要花费不少心思,可不只是动动体力就能解决的。”任同昌说。

     

        近年来,全国公路养护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土专家”“发明大王”和“技术能手”,善钻研、懂技术、敢革新的创新型、知识型人才层出不穷。

     

        “技术创新绝不仅仅是高端科研人才的事。”河北省石家庄养护工区主任陈淑华说,“我们就研制出了新型清扫车,通过发动机压缩空气形成气流,吹走路面上的垃圾,彻底解决了冬季路面保洁的难题。就在上个月,我们研制的针对中央隔离带绿化的新型喷药车投入使用,解决了在超车道上移动喷药的难题。”

     

        “随着跨江、跨海大桥的快速发展,以及一批世界级高速公路在中国的建成,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投入到养护一线,这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去熟练使用它们,更需要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徐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格说,“公路养护,急需熟悉一线机械操作的技术工人和敢于创新的高技能人才。”

     

    养路工身上的“精气神”

     

        “我干了20年养路工,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是,如今的公路养护实现了机械化。有了机器的帮助,我们需要更细心、更认真,比以前做得更好。”浙江丽水市公路养护工人聂如伟深有感触。

     

        他的双手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疤,这些伤疤见证了他在养路事业中的探索与艰辛。

     

        聂如伟现在负责操作一台名叫“沥青拌和楼”的大型养路机械,用来生产沥青。“设备是国外进口的,外国技术人员教了教如何使用及简单的故障维修,抛下一本全英文的机械说明书就走了。”说起和这台“大家伙”的最初接触,聂如伟感慨万分,“那时出了故障没人能修,我只能自学。”

     

        然而,钻研探索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有一次,机器出了问题。聂如伟在拆卸气缸的时候,原本闭合着的气缸突然弹出来,击中他的左手,无名指和中指的指甲整片被打飞,鲜血顿时渗透了防护手套。到了医院,两个手指头共缝了15针。医生告诉他,无名指指尖骨头开裂,还好没有碎裂,否则这根指头就废了。而在第二天,他依然出现在工地上。“在丽水,这台机器除了我,别人不会修。机器能坏,我不能坏。”聂如伟话语坚定。

     

        据了解,在全国400多万公里公路上,分布着3万多个公路养护道班和50多万名养路工。他们,有的身在深山荒漠或戈壁雪域;有的奋战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他们,是支撑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真正的脊梁。

     

        近30年来,我国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建成了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等一批世界级桥梁,在很多领域已超过发达国家。

     

        “对于东部省份和发达地区,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已经慢慢减少,而养护市场潜力巨大,对知识型养路工的需求越来越大。”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巡视员吴春耕说,掌握现代化公路养护知识和技术的知识型人才,将是未来公路维护最需要的人力资本。近年来,国家及公路企业对公路养护投入也明显加大——2008年1670亿元,2010年增长到2101亿元,2012年已达到2369亿元。

     

        刚参加工作的王璐对未来充满希望:“现代公路养护技术革新很快,作为知识型养路工,我们要始终跟踪行业发展前沿,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做现代智能化的公路需要的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养路工。”(本报记者 冯 蕾 杨 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