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

    专家呼吁:关注中小城镇气象致灾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7日 05版)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民警和群众坐着小船在被洪水淹浸的街道上巡视。(新华社发)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一辆客运班车经过一处积水路段。新华社发

        日前,一份向中国科协提交的、名为《中小城镇气象致灾问题亟待关注》的调研报告,引起了各方关注。

     

    中小城镇成为防范气象灾害的薄弱地区

     

        专家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小城镇气象致灾事件频发。以强降水天气为例,《2012年中国气候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293站的日降水量达到极端事件标准,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其中68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在汛期中,部分中小城镇因强降水引发了山洪泥石流灾害。

     

        气象灾害,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不仅直接给中小城镇居民的财产安全带来损失,而且存在连锁性反应,危及生命线工程,如果灾害处置不当,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例如,2012年8月4~6日,湖北十堰、襄阳等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强降水导致十堰、襄阳部分地区发生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3天内共造成14县(市、区)76.3万人受灾,死亡18人、失踪6人,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报告指出,快速城镇化对气象灾害有扩大作用,导致中小城镇成为防范气象致灾的薄弱地区。因为城镇化改变了地面的自然状态,产生的局地大气环流对自净能力不利,加大了极端气象条件产生。城镇化还使工业和机动车排放气溶胶增加,在特定的风场和大气层下产生雾霾等灾害。城镇高层建筑易导致狭管效应使局部风速增大,风灾易发等等。

     

    致灾主要因素:预警防御机制不健全

     

        预警防御机制不健全是导致中小城镇气象致灾严重的主要因素。报告分析:

     

        原因之一是建设规划粗糙、布局不合理给城市安全带来隐患。部分中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未经过充分论证,特别是在气象、地质环境等条件不适宜城镇化的地区进行城市建设,这给城市安全埋下重大隐患。这些地区一旦遭遇强降水、强对流、台风等天气灾害袭击,将会对本地居民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2010年的舟曲泥石流灾害就教训深刻。

     

        另一个原因是中小城镇气象监测预警能力不足。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由于气象监测能力不足,在新城镇的人口聚集和气象致灾易发地区,气象雷达、地面和高空观测站观测范围无法覆盖,使得气象部门发布预报和预警难度增大。如2012年5月10日,甘肃岷县风雹灾害造成45人死亡,14人失踪,就是这个原因。

     

        同时基础、防御设施简陋造成中小城镇受灾严重。中小城镇基础、防御设施建造简陋、质量不过关,缺乏防御气象致灾的质量检测和评估,难以经受灾害冲击。2010年5月6日,风雹过程致重庆垫江县、梁平县、涪陵区共30人死亡,民房倒塌、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建立中小城镇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为了防范中小城镇气象灾害频发的状况,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建立中小城镇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报告为此提出四点建议——

     

        首先,应把气象评估纳入到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的政策框架内。应避免在不宜城镇化区域进行城镇建设,并根据气象评估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的防范气象灾害能力考核和检修。

     

        其次,加强城镇化特殊性气象服务及研究,提高中小城镇预警预报能力。报告建议各级政府为中小城镇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技术研究,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逐步完善气象监测网、业务系统、预报、预警和服务系统等。

     

        再次,加强部门合作,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御机制。国土资源、水务、交通、气象、环境等部门开展合作,合理配置各种防灾减灾资源,做到研究和业务实施上的数据和资源共享,建立细致科学的应急预案并且快速有效的执行。

     

        最后,加强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加强水利防洪设施建设,制定新的工程施工标准;加强城市排水系统改造、整治河道;扩大城市绿化面积,促进土壤对雨水的吸收等等。同时,根据各中小城镇的特点,在安全、方便的地方进行灾害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宣传。(本报记者 胡其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