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蛟龙”再闯南海——神奇·震撼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7日 06版)
    “蛟龙”号在南海一冷泉区采集到的毛瓷蟹(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摄)
    “蛟龙”号在南海一冷泉区采集到的海百合(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摄)

        “蛟龙”号刚刚结束的南海之旅,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借助中国潜水器,近距离探索和挖掘中国深海奥秘的发现之旅。此10次成功下潜,探秘地形复杂的冷泉区和海山区,不仅实现了自身性能的三大突破,还获取了包括蜘蛛蟹、冷水珊瑚、海绵等大量宝贵的海底生物和地质样品,带领中国科学家遨游海底世界。而此前海洋学术界90%以上的海洋资料,都由国外科学界提供。

     

        “这次‘蛟龙’再闯南海,将为我国科学家开展海洋研究提供大量的一手素材,意义重大。”“蛟龙”号科学家团队负责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说。

     

    实现下潜三大突破

     

        对南海这片波澜壮阔的海域,“蛟龙”号并不陌生。2010年,“蛟龙”号就曾在南海进行了3000米级海上试验,并获得成功。但这一次,深度不再是“蛟龙”追求的目标,科学家们成了这次深海科考的主角。

     

        即便如此,“蛟龙”卓越的应用性能,还是给人们带来了惊喜。国家海洋局深海中心主任、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刘峰如数家珍地介绍:“蛟龙这次创造了自身的三大突破:连续下潜次数最多,海底航行距离最长,单次下潜采集样品最多”。6月19日,“蛟龙”号开展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第3次下潜,在南海冷泉区采集到了117个样品,这是“蛟龙”号自海上试验以来单次下潜采集样品最多的一次,意味着“蛟龙”成为我国海底科考的“利器”;6月17日至20日,“蛟龙”号连续4天下潜4次,创造了连续下潜的纪录,标志着“蛟龙”号技术保障能力达到新高度;7月10日,潜航员唐嘉陵驾驶“蛟龙”,在海底航行6.6公里,创造了“蛟龙”自2009年海上试验以来海底航行的最长纪录。

     

    千奇百怪的海底生物

     

        “这到底是蟹,还是蜘蛛?”第二次下潜,在南海冷泉区,“蛟龙”捕获到一只巨大的蜘蛛蟹,它形状与普通螃蟹无异,但个头要大很多,腿特别长,有的爪长达40余厘米,而且明显比普通螃蟹爪多,像蜘蛛一般。现场科学家初步判断,该生物应该属于蜘蛛蟹,它们经常潜伏在数百米深的海底,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大的节肢类生物。

     

        由于蜘蛛蟹一般生活在深海大洋,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对人类来说一直是个谜。我国科学家推测,本次在南海北部冷泉区发现蜘蛛蟹,很可能与冷泉区的贻贝等动物一样,是通过共生古菌从甲烷获得能量。不仅是蜘蛛蟹,“蛟龙”每次下潜,都有收获。比如说,玻璃海绵的“石笋”。我国海洋生物学家李新正感叹:“很多海底生物没有见过图片,也没有在文献上读到过。”

     

        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科学家邱建文参加了下潜。他向记者描述了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小巧的水母优雅地在海里游来游去;与水蚤形似的海洋挠足类生物欢快地游动着,还有亮晶晶的小颗粒状物体漂浮在海里。在海底山区,有全身橙红色、眼睛却是金色的小虾;身型像水滴一样的鱼,尾巴很长,头朝下地在水里漂着;还有一种叫不上名字的海洋生物,藏身于小洞内,在洞外晃动着两条四五厘米长的白须。

     

        接下来,我国海洋生物学家将对各种“海怪”进行基因检测,确定它们是否是从未发现的新种。另外,还会研究附着于贻贝和毛瓷蟹的菌类,去了解海底独特的冷泉共生方式。

     

    “蛟龙”应用前景广阔

     

        “除了海底生物,深海有太多未知的科学问题有待去发现和研究,探索并获取深海的第一手资料是科学家的使命。”周怀阳说,“‘蛟龙’号是中国海洋科学家们盼望已久的工具。” 

     

        李新正表示,与陆地科学相比,我国海洋学科还没有发展壮大,希望通过此次科考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这次闯南海,“蛟龙”号顺利找到冷泉区,并采集了冷泉样品,包括碳酸盐岩和冷泉生物及沉积物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冯东兴奋地告诉记者:“在国际上,冷泉及相关研究既是热点也是难点。‘蛟龙’号这次应用下潜对我们认识南海冷泉活动特征及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岂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蛟龙”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可以不受技术因素限制,在广阔深邃的海洋进行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也可进行深海探矿、深海资源开发,深海高精度地形测量、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检测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已不仅具有一般的科考意义,而会和老百姓的生活有更多的关联。(本报记者 袁于飞 本报通讯员 汪 涛 )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