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6日 星期二

    今日话题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16日   07 版)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6%,仍在7.5%的预期目标之上;同时,与一季度7.7%的增速相比,二季度GDP增长7.5%,出现了0.2%的下滑。

     

        在上半年经济交出了“稳中有进”的成绩单后,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环境,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稳中有为如何实现?

     

    稳中有进,不惧“增速适度下滑”

     

        “对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7月15日上午,北京,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告诉记者。

     

        对于“总体平稳”四个字,盛来运通过四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一是经济增长比较平稳。一季度GDP增长7.7%,上半年增长7.6%,仍在7.5%的预期目标之上。二季度增长7.5%,回落幅度很小,中国经济连续五个季度经济运行在7.4%~7.9%的区间。

     

        二是就业基本平稳。人社部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700多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监测调查,农民工新增外出打工的人数是444万人。

     

        三是物价总体平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了0.9个百分点,除去2月份CPI由于受春节和季节的因素影响之外,CPI同比超过3%,其他各月都基本上在3%以内,温和增长。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基本稳定。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2%,增长基本稳定。

     

        “二季度GDP增速为什么比一季度回落,原因是多方面的。”盛来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盛来运指出,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潜在生产率下降的一种客观反映。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我国现在进入了结构转型的新阶段,劳动力、土地、市场这些资源禀赋的条件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同样的投入在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产出的边际效益在递减。“潜在生产率下降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历程来看,他们在进入结构转型阶段都曾出现过潜在生产率下降的情况。所以,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有一定的必然性。”盛来运说。

     

        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也是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今年尽管美国经济有一些明显的好转迹象,但欧盟等主要经济体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一些国家实行超量化的宽松货币政策,倒逼人民币升值,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出口的难度在加大。

     

        “增长速度的适度下滑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调控的结果。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特别重视调结构、转方式,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上。其中一些调控措施,例如房地产的调控力度还在不断加大,反对公款消费的八项规定对餐饮消费有一定影响。特别是一些以前出台的刺激政策正在有序地退出,这些对短期的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对长期发展有利。”盛来运指出。

     

    转型阵痛,“冰火两重天”的结构调整

     

        随着2013年半年报披露大幕的拉开,上市公司陆续交出了中考成绩。7月12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约为121%~138%;而同期,一些企业业绩大幅下滑,跌入了ST的行列。

     

        “冰火两重天”是盛来运在基层企业调研中的深刻感受:“不同企业的处境差别巨大,一方面说明当前的形势确实是错综复杂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这种结构调整期,大家都在经历着结构转型期间的阵痛。”

     

        7月11日,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出席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强调,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放缓是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而结构调整是痛苦的事,想非常舒服是不可能的。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浦讲坛”演讲时说:“在我看来,依靠强势政府、海量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做法早已走到了尽头。投入增长得很多,保增长的成效却愈来愈差。”

     

        赵锡军指出,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已经有足够的资源和经验实现经济稳增长,但是不能再走以前靠信贷刺激和大上项目扩张的老路。而相比之下,调结构和转方式却更加困难,见效更慢。

     

        吴敬琏认为,全面深化改革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障碍。我们必须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来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把改革推向前进。

     

        新一届政府履新短短的4个月,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国务院机构和职能转变改革,清理审批项目……既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交给社会”,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改革的核心所在。

     

        从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第二产业高出0.7个百分点。各地加大结构调整的步伐,现代服务业,包括物流、网络购物等服务业发展较快。另外,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6%,比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速高出2.3个百分点。

     

        很多企业即使是传统的产业,也在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产品向高端化、绿色化、终端化发展很明显,一个普遍的趋势是尽可能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信心所在,增长动力格局未变

     

        国家统计局最近做了一个大规模企业问卷调查,通过互联网,将近25万家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包括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零售企业参与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左右的企业对今年经济后期走势、对中国经济环境的基本面表示乐观。“他们反馈的信息让我们更有信心。这次调研让我感到很多企业对走势发展很有信心,在加大改革创新的步伐。”盛来运说。

     

        盛来运认为,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转型期以后,潜在生产率有所下降,资源、环境、市场的约束在增强,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之中。2012年城镇化率是52.6%,但其中包括1.7亿左右在城里打工六个月以上的农民工。中国的城镇化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提升的角度来讲,都还有较大的空间,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和新兴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会释放出极大的投资和消费的潜力。

     

        二是中国地域广阔,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比较明显。按照目前国家统计局综合发展指数计算,中部地区目前比东部地区至少要落后五年,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至少要落后十年。再过五年和十年,中西部地区如果达到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还需要多少投资,能够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量。

     

        三是中国仍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由吃、穿生存型消费向“住、行、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信息消费也有巨大的空间,在这个阶段,消费成长的空间还比较大。

     

        四是目前这个阶段企业改革创新的步伐在加快。创新会带来新的活力,改革是释放新的红利。

     

        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很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改革措施。创新和改革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这一点也是过去几十年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总结。

     

        “很多事实能够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后期的发展仍然具有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潜力和条件。当然,潜力的可能性要变成现实,必须要通过艰苦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盛来运说,“要坚持调结构、转方式,通过改革来促进调整,通过调整来促进发展。只要我们工作中扎实地这样做了,我相信完成今年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本报北京7月15日电 本报记者 张 翼)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