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1年5月,鄂尔多斯市被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31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也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的首批创建城市。经过两年多的建设,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符合当地实际的公办与民办相结合、阵地与流动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路子。通过创新服务结构,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模式,发展流动文化服务,创新服务机制,补充公共文化服务力量,创新服务内容,突出民族地域特点,鄂尔多斯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地域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盛夏,走进鄂尔多斯草原深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透过车窗,处处可见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成群的牛羊,像天上的片片白云飘落到大地,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吱——”刺耳的刹车声把大家从对美景的陶醉中拽回,目的地到了。由鄂尔多斯市文化部门组织的流动文化服务车再次来到杭锦旗锡尼镇。文化志愿者开始把图书、表演道具、乐器等陆续搬下车。他们要在这里为蒙古包里的牧民,开展为期三天的文化服务活动。随后,再继续奔赴下一站,哪里有蒙古包,他们就要把流动的文化送到哪里。
上述画面,只是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一个场景。这一场景让鄂尔多斯的公共文化服务显现出浓郁的草原特色,可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却不仅止于草原。
文化户建设,是文化机制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农村牧区文化设施覆盖率不足的问题,为家庭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满足了农牧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自2011年5月,鄂尔多斯被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参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城市以来,该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硬件设施拔地而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
“但是,鄂尔多斯地广人稀,而人口又集中在偏僻的农村牧区,一家一户分散居住的农牧民,离城市和乡镇少则几十公里,多则数百公里,因此让农牧民单纯依靠城市里的文化场馆和苏木乡镇文化站经常享受文化生活,是不现实的。”鄂尔多斯市文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聿慧说。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鄂尔多斯公共文化建设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在广大农牧区大力发展家庭文化户。
家庭文化户,是指在农牧区自觉进行文化投入、购买文化设施设备、开展自娱自乐文化活动、为周围群众提供一定文化服务的家庭。家庭文化户,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特点,与经营型文化户有根本区别。
根据提供文化服务的具体内容,鄂尔多斯各地的文化户划分为娱乐型文化户、知识型文化户、科技型文化户、文艺型文化户、收藏型文化户、养马型文化户等。娱乐型文化户,以民间乐器演奏、民歌坐唱形式为主;知识型文化户以收藏报刊图书为主;科技型文化户在农牧业生产中以应用和推广科技为主;文艺型文化户以联户建立小型文艺队进行演出为主;收藏型文化户以收藏民族民间文物为主;养马型文化户主要以推广马文化为主。
目前,鄂尔多斯全市农牧区达到旗区级和市级标准的家庭文化户有10000户,家庭文化户遍布广大农村牧区的各个角落,其中市级高标准示范文化户达到480多户。如今,家庭文化户成为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级文化网络中的重要一环,使全市公共文化覆盖率发生了显著变化,极大地完善了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结构和机制。
家庭文化户的建设也带动了基层尤其是农牧民家庭对文化的投入,改善了不少家庭的文化活动条件。比如,乌审旗牧民其日麦拉图、鄂托克前旗牧民吴金山等,在家里建立了家庭文化室,每年订阅10多种报刊,藏书数千册,备有各种乐器、娱乐器具,编辑牧民小报,推广科技项目,举办专题文化活动,为周围牧民无偿提供文化服务,成为了典型的牧民文化户。文化户的活动,包括组织农牧民演唱会、诗歌会、敖包盛会、家庭那达慕、马奶节等。文化户已成为农牧区群众文化生活的生力军,在公共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千千万万的家庭文化户,还为农牧区群众的勤劳致富发挥着作用。比如,在鄂托克前旗,农牧民通过身边的家庭文化户,有的学到了养殖技术,有的获得了招工信息,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如今鄂托克前旗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1万元。
“家庭文化建设,是文化机制的一项重大突破,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解决了农村牧区文化设施覆盖率不足的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农牧民建设家庭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农牧民落后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为家庭注入了时代的气息,不断满足着农牧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位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的专家在参观了鄂尔多斯的家庭文化户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哪里有蒙古包,流动的文化就送到哪里,解决了公共文化如何扩大覆盖面的问题
鄂尔多斯市面积8.7万平方公里,接近一个浙江省的面积,人口却仅有194万,地广人稀,农牧民一家一户分散居住。近几年,随着苏木乡镇体制改革,综合文化站数量大大减少,文化服务点与农牧民的距离拉大,文化阵地活动逐渐与农牧民疏远。目前,鄂尔多斯牧区有的苏木乡镇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公里,公共文化覆盖和便利性遇到了新问题。
“在探索中我们意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要发展流动文化服务,把文化送到离农牧民最近的地方。”王聿慧说。鄂尔多斯市于2012年统筹规划、一次性安排资金,统一购置111辆适合本地区的各类文化车和1030套乐器、灯光、音响等设备,并分别配送给全市所有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艺团队和基层文化站、文化室,为“文化的流动”提供了条件。
事实上,流动文化服务在鄂尔多斯具有良好的基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鄂尔多斯就发明并推广了文化车,当时的100多个文化馆、苏木乡镇文化站均配有各种类型的文化车。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鄂尔多斯的文化车,从一开始的勒勒车逐渐发展为机动车。这些被称为“流动文化站”的文化车,活跃在偏远的农村牧区,带上文化站的图书、电影、录像、科技资料、小型文艺演出、娱乐器具等巡回在本地嘎查村和农牧民集中的地方,进行着流动的文化服务。
流动文化车活动创造了“三定一日”(定点、定时、定线,过文化日)的服务机制,不断为农牧民的文化活动注入新内容,提供着农牧民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有时候,文化车还带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基层参加当地的“节庆文化日”、“农牧民文化日”以及敖包盛会、那达慕大会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进行文艺辅导、乐器修理、文物鉴赏等工作,使流动文化服务成为鄂尔多斯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
文化车不仅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纽带,而且也成为了党同人群众联系的纽带,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因为流动文化车不仅传播文化、传播知识,还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文化车的诞生与发展,为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注入了新活力,使公共文化服务流动起来,为活跃农牧区群众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文化车,是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亮点,这成为保障偏僻农村牧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举措,开创了全市公共文化阵地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新局面。”王聿慧说。
民间文化组织自我管理、自娱自乐、自筹费用、自找“市场”,壮大了公共文化服务力量,体现了农牧民的文化自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甚至可以说社会各界参与度的高低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鄂尔多斯市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加强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室)等各级公共文化部门服务功能的同时,还积极鼓励和扶持鄂尔多斯农牧区出现的“文化独贵龙”、农牧民艺术团、马文化协会、骆驼文化协会、诗歌协会、家庭文化户等自发性合法文化组织,并出台扶持和管理民间文化组织的政策办法,把民间文化组织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壮大了公共文化服力量,增加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王聿慧说,民间文化组织的最大特点是群众自发建立、自我管理、广泛参与、自娱自乐,他们自筹费用、自找“市场”,免费为广大群众服务,充分了体现富裕起来的农牧民的文化自觉。
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鄂尔多斯全市民间文化组织目前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总数达到390多个,其中民间艺术团有170多个。这些自发的民间文化组织广布于鄂尔多斯8.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他们创立各种“文化日”,长年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以乌审旗为例,该旗的“文化独贵龙”就有71个,包括马头琴独贵龙、服饰制作展演独贵龙、文艺表演独贵龙、诗歌独贵龙、马文化独贵龙等。(编者注:“独贵龙”是民主革命时期在鄂尔多斯出现的牧民自发的革命组织名称,今天很多当地的民间自发文化组织,沿用了这一名称。)
进入盛夏,鄂尔多斯各地纷纷举办起那达慕大会等各类传统群众文化活动,专业文艺团体无法完成演出任务时,经常由民间文化组织代替专业文艺团体进行演出,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这样,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由专业文化部门提供的同时,民间文化组织也提供了大量公共文化产品,形成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主体文化产品供给格局。
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创新了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供给机制,使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公共文化单位为龙头,公办与民办、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多元化格局,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公共文化投入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均等投入,各级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的预算要占到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以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设施建设是基础。
为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全市公共文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文化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
几条具体的措施体现了鄂尔多斯市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空前重视。比如,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发展规划,并作为市政府为民办理的惠民项目,每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预算;建立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经费扶持全市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明确要求各级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的预算要占到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以上,改革财政投入办法,采取以奖代投的办法资助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这些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的经费投入办法收到显著成效,使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近几年来,鄂尔多斯先后投入40多亿元,修建了鄂尔多斯文化艺术中心、鄂尔多斯图书馆、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民族大剧院、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等七大文化建筑,全市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各区旗建立了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站、文化室、草原书屋,公共文化设施普及率达100%,80%的文化站面积达到800平方米以上,全市文化硬件设施发生根本性变化。
而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鄂尔多斯全市公共文化投入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均等投入,采取以奖代投的办法资助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苏木乡镇体制改革后,市财政对每个新建文化站资助20万元,对每个新建文化室、草原书屋资助5万元,并且每建成一个市级一级文化站,由市财政再奖励20万元,每建成一个市级示范文化室再奖励5万元。在市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制度化、长效性的投入机制,加大了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力度,有效地推动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使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有力的经费保障。同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社会力量踊跃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体制、多渠道的文化投入机制。
让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鄂尔多斯,是成吉思汗陵所在地,这里完整地传承了蒙古族传统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多元文化。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以蒙汉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鄂尔多斯文化既具有鲜明的特色,也具有优秀的品格,这是鄂尔多斯非常宝贵的资源。
“在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注重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发展民族特色文化、发挥民族文化优势,是我们坚持和把握的基本思路,这样才能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强市提供有力支撑。”王聿慧说。
鄂尔多斯的实践表明,要把传统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是开展公共文化活动要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基础。近年来,鄂尔多斯农牧区的公共文化活动,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把民间具有深厚基础的传统那达慕、马奶节、敖包盛会、赛马节、骆驼文化节、民歌坐唱、民间歌舞赛、农牧民诗歌赛、故事会等丰富的内容,逐渐变成公共文化活动的内容。
每两年一届的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就是把传统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每次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除了热闹非凡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外,鄂尔多斯青铜器精品展、鄂尔多斯博物馆系列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书香鄂尔多斯”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全国名家书法美术系列展以及各旗区举办的各类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少儿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都会闪亮登场,不仅活跃了城乡居民的节日文化生活,更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重新焕发活力。
在民间,鄂尔多斯的民间文化组织,依托传统节日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也开展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拉近了公共文化活动与群众的距离、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率。比如,在全市范围内先后创建了“节庆文化日”、“农牧民文化日”,各旗区也定期举办各类民间文化节、艺术节、赛马节等品牌文化艺术节。如今,在鄂尔多斯由民间文化组织举办的家庭那达慕、珠拉格(马奶节)、马文化节、骆驼文化节等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延伸到了千万户农牧民家庭,覆盖到了全市所有农村牧区,为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了更多的内涵,使鄂尔多斯的民族特色文化贯穿于整个公共文化活动,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同时,也使鄂尔多斯市的公共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本版图片除署名者外均由鄂尔多斯市文化局提供)(本报记者 高 平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