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2日 星期五

    一些海外游学团走马观花、要价不菲,却收效甚微——

    谁来规范海外游学?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12日   06 版)
    CFP

        接连几天,浙江、北京、山西等地纷纷下发通知,叫停或清查海外游学、夏令营等活动。

     

        这是一场由空难引发的高度聚焦——美国当地时间7月6日11时28分,一架波音777型客机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着陆时失事,已造成两名浙江女生遇难。出事飞机上,除了她们所在的浙江江山中学夏令营团外,还有山西太原五中和太原外国语学校两个夏令营团,人数占到航班上中国乘客的一半。

     

        海外游学,可谓近年来火爆的新兴产业。而且,尽管屡受“性价比低”“只游不学”的质疑,其报名人数、价格依然逐年攀升,甚至出现小学、幼儿园游学的“低龄化”趋势。

     

        海外游学为什么这么火?其繁荣表象之下又隐藏着怎样的乱象?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学生、教师和学者。

     

    海外游学成为一股风潮

     

        “零距离接触美式教育”“青年领袖培训营”“常青藤名校预备游”……每年暑假来临,铺天盖地的各种“游学团”广告让不少家长心动不已,游学团的市场行情也是连年上涨。

     

        记者随手打开北京新东方学校的网站,发现共有一百多条不同的出国夏令营线路可以选择,主要分为留美预科、户外拓展、学校交流、课堂体验等十余类,其中一半的线路目的地都为美洲。价格更是令人咋舌,少则近三万元,多则六万多元。

     

        尽管价格不菲,却没能阻挡家长送孩子海外游学的热情。“现在美国的都报不上名了。”一听到记者咨询美国线路,新东方的报名老师回答得非常干脆,“游学体验的线路早就已经没有名额了。”

     

        “这已经成为一股风潮。”家长沈先生的话语里有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无奈,“学校推荐得起劲,其他孩子都去,为什么不让自己孩子去?对于很多家长,这也是个面子问题吧。”

     

        这种心态,也间接推高了海外游学的市场价格。据了解,同样是美国东西海岸20日的线路,普通旅行团只需要三万元左右,而游学夏令营则需要花费四万多元,价格高出一万多元。此外,还有家长对随队教师的费用产生质疑:“我听说随队老师的钱都平摊到学生身上,怪不得价格那么高!这不是免费让老师去旅游吗!”

     

    一些海外游学团“挂羊头卖狗肉”

     

        家长罗女士称,女儿学校有与美国当地的交换生活动,最初定价一万多元,经由当地旅行社安排之后,最终竟近三万元,“至于值不值,只能看孩子自己了。”

     

        对于这样的疑问,不少参加过游学夏令营的学生表示,尽管对异国生活流连忘返,但有的游学夏令营“名不副实”“挂羊头卖狗肉”“说是游学交流,其实就是在学校转一圈、拍拍照。偶尔有学校的人出来简单介绍一下,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交流活动。”

     

        曾经参加过美国名校游的学生刘林告诉记者,在这样的“游学”中,“学”的意义丝毫体现不出来,“每天跟团里的同学老师待在一起,像赶场一样地参观几所大学,根本别提交流了,甚至还要专门拿出两三天时间去购物,和出国旅游没多大区别。”

     

        “有些家长的期望可能不够理性。”对于学生与家长反应之间的落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这可能是家长对于游学夏令营的期望过高导致的:“不是说游学过就一定能留学,很多出国留学的学生并没有参加过游学夏令营。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我国海外游学行业并无标准

     

        在韩亚客机失事之后,浙江省叫停一切尚未签订合同的出国夏令营、游学项目;山西省对学生出国游学活动进行清查;北京市也下发通知称,原则上不组织低年级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

     

        空难并没有浇灭学生和家长的热情。

     

        “这次事故是航空公司的问题,跟夏令营没关系。”济宁一中的高二学生李华(化名)看到教育部门因为几天前的事件“草木皆兵”,深感不解。家长彭女士也表示:“这次是意外,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出国游学。”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海外游学市场的确鱼龙混杂,“谁想办谁就能办”,整个行业并无一套严格优质的从业标准,管理混乱是导致一些游学夏令营“偷工减料”的重要原因,进而失去了游学的真正意义。

     

        美国国际教育发展协会中国区代表陈伟介绍,该协会已经率先发布“国际游学十大标准”,倡导行业自律,但海外游学市场的规范,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标准或规定来约束。(本报通讯员 林烟霞 本报记者 邓 晖 靳晓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