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2日 星期五

    延安:生态文明的奇迹

    ——“中国退耕还林第一市”的成功实践与启示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12日   01 版)
    退耕还林前的延安。资料照片
    退耕还林后的延安。资料照片

        “真不敢相信,现在的延安竟是这么绿、这么美!”7月11日,北京客人胡斌对记者说。

     

        故地重游,漫山遍野扑面而来的“绿浪”让他心潮澎湃,深感震撼。

     

        “山坡坡上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眼……”

     

        “吃水不用挑,走路不脏鞋(hai),洗衣不用手,烤火不用柴,房上有‘锅盖’,家中有钱财……”

     

        陕北人酷爱的信天游和村头巷尾顽童口中的“五字歌”,勾勒出陕北延安农村一幅幅怡人的田园风光和群众衣食无忧的和谐图景。

     

        14年来,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带动了延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第一次来延安的游客,还是若干年后重返这块红色圣地的人们,无不为想象中的延安与现实的延安之间的巨大差别而感慨万千。

     

    换个思路 大地基调由黄变绿

     

        延安是一块红色土地。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至1948年,毛主席、党中央在这里生活了13年,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在这里,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为我们后代留下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和永远值得寻访缅怀的红色圣地。

     

        延安又是一块贫瘠的土地。由于历代战乱的破坏,人口的急剧增加,传统的“散牧”放羊等,延安境内的植被每况愈下,满目苍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百姓生活十分贫困。到上世纪末,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8%。土壤侵蚀模数达每平方公里1.53万吨,年入黄河泥沙2.58亿吨,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特别是春季,“大风从坡上刮过”,沙尘暴频发,遮天蔽日,数日不止。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考察延安后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都在飞速发展,然而延安这块曾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土地,留给全国人民的基本印象,依然是荒凉贫穷和苦难沧桑。改善生存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始终是压在延安历届决策层肩头的重大责任和历史性课题。

     

        1999年,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伟大号召,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延安市宝塔区燕沟流域的聚财山上视察,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治理措施,要求延安人民“变兄妹开荒为兄妹植树”,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

     

        历史的转折从此开始。

     

        延安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立刻意识到,延安根治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的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终于到来了。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嘱托,延安市委、市政府迅速确立了“以退耕还林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思路,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退耕还林。

     

        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在这块红色圣土上开始了。

     

        1999年秋冬的退耕还林面积达到236万亩,后经国家阶段确认164.84万亩,被国家列为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市。延安市吴起县除人均留足3亩口粮田外,一次性将155.5万亩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占全县耕地的84%,在全国2279个退耕还林县(市、区)中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也就是从这一年起,退耕还林国计从延安正式开始席卷中国大地。

     

        14年过去了。

     

        无论是这场绿色革命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是时刻关心、关注延安点滴变化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从中央领导同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从普通市民到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都能强烈感受到这块红色土地上10余年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退耕还林带来的不仅是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也是对千百年来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有力触动和深刻反思。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退耕还林,是站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是我国顺应世界绿色经济发展潮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必然。

     

        退耕还林彻底改变了人们对黄土高坡的基本印象。

     

        老百姓说,改革开放以来他们最欢迎两大政策,一个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个就是退耕还林。可以说,退耕还林是新中国继土改、土地承包后的又一次重大农村变革。

     

        记者手头有这样一系列数据:截至2012年底,延安市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910.0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02.38万亩,荒山造林386.68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占全国的2.5%、全省的27%。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延安市13个县区,163个乡镇,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按照现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退耕还林两个周期兑现完毕,延安市将争取到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和成果巩固专项资金共计117.7亿元,其中直接兑现农户100.5亿元,成果巩固专项资金17.2亿元,兑现给退耕户80.33亿元,户均获得补助28087.41元,人均6436.70元。

     

        退耕还林使延安有林地面积增加了9个百分点,全市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较1999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年径流量增加了1000万立方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48.6%,比1999年前提高了2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植被覆盖率达到67.7%,比1999年提高了21.7个百分点。土壤侵蚀明显降低,强度等级以上的侵蚀面积减少一半,输沙量约减少一半。北京林业大学在吴起、安塞两县监测的结果显示,土壤年侵蚀模数由退耕前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4万吨,基本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

     

        延安山川大地的基调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国家林业局称延安为“中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巨变背后 有多少探索筹谋

     

        从荒山秃岭到满目青翠,从贫穷落后到富有时尚,退耕还林和生态文明建设给延安带来了巨大“利好”。

     

        “全国退耕还林看陕西,陕西退耕还林看延安!”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说:“退耕还林工程,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在延安投资最大、实施期限最长、覆盖面最广、群众得实惠最多的项目,对延安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退耕还林使延安农民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逐步走向了多种经营、高效农业的新时代。”

     

        过去,在许多外地人眼里,延安除了是革命圣地,似乎总与荒凉、贫穷、落后等词语相连。而今,想象与现实之间巨大的反差,让人难以相信真的到了延安。

     

        城市里干净整洁、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山野间满目青翠、郁郁葱葱,一片片树林婆娑起舞。果园里果实飘香,青砖灰瓦、窑洞成排的农家小院,漂亮、干净、整洁、现代的农民新居,让久居城市的人们羡慕不已。

     

        仲夏,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井家湾村农家院里硕果盈枝,靠山而建的窑洞、平房整洁有序。山上花果飘香、绿浪起伏,几乎看不到裸露在外的黄土。井家湾村是延安城郊有名的“农家乐”村,全村157户人家,有71户参与经营。每户一年收入最低五六万元,多的有几十万元。

     

        “要是不搞退耕还林,没有好的自然环境,肯定办不了‘农家乐’。”“退耕还林虽然减少了耕地,但凭借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的收入节节攀升。”村民雷小兵、解候毛对记者说。

     

        驱车延安,宛如穿行绿色长廊。来到柳林镇新茂台村,只见沿路坡地到处是山地苹果,缀满枝头,上面被一层层防雹网严密遮盖,果园地里处处安装着太阳能杀虫灯等防虫害设施。果农闫彩富介绍说:“咱搞的是设施果园,有雨窖、防雹网等,全是各级政府、林业部门免费提供的,每年在肥料、物资也给予很大支持,就是一条,让我们生产出质量好、价格高的果品……目前我栽植的30亩果园全部挂果,去年收入17万元,今年预计收入20万元以上,收入比10多年前种粮强好几十倍。”

     

        在自己新建的窑洞里,吴起县五谷城乡麻台村村民崔生帮高兴地说:“过去在拐沟里住3间泥皮房,墙都裂了缝,成了危房。现在搬到这3孔敞亮的窑洞里,别提多高兴。”80岁的路建昌祖孙四代42口人,从拐沟搬到这里,政府补助了十几万元。他说:“政府不仅出钱帮我们搬进了新居,还为我们规划了文化广场和专门的生产区、娱乐场地、娱乐设施,牲口圈、厕所、沼气三位一体,菜园和花园应有尽有,简直是一个现代化的村庄。这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美事!”

     

        延安市市长梁宏贤一席话,让记者了解到巨变背后的探索与筹谋——

     

        “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是延安退耕还林工作的有效方法。在退耕还林起步阶段,延安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的全局,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态植被与群众生活同步改善,农村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各县区狠抓退耕和禁牧两大关键措施,全面落实以粮代赈政策,大力开发林果业、草畜业和棚栽业,注重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巩固和提高退耕还林成效。14年来,延安市不断完善退耕还林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坚持一手抓退耕还林成效建设,一手抓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巩固和提高。封山禁牧、基本农田建设、产业开发、退耕还林管护体系建设等成果巩固工作,均先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

     

    延安能做到的 其他地方也能做到

     

        14年来,延安发展主导产业,实施多种经营,山绿了,水清了,人富了。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提高到2012年的7610元,增加了6254元。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延安全市农村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油路或砂石路、户户通电的目标,在全省率先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结束了108.7万群众吃水难的历史。电话、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现全覆盖,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80元提高到150元,实现医保全覆盖。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近16万60岁以上老人开始领取养老金。文化等事业全面发展,洗衣机、电冰箱等大家电基本普及,手机、电脑、小汽车等进入寻常百姓家。

     

        ——伴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均可享受的教育、科技扶贫、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资源的份额逐年上升,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延安广大农民新的追求和风尚。

     

        延安人创造了退耕还林“五个一”经验: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一个有力的协调机构,全权负责退耕还林的规划与实施;一套好的措施,通过建设基本口粮田、发展后续产业、建设沼气、生态移民、封山禁牧、舍饲养畜,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一种好的模式,实行梁峁沟坡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一种优良的传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退耕还林10多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调整了四次,但换领导不换蓝图,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2008年以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现有生态治理成果,市委、市政府更是大胆提出创建全国一流的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在这一纲领和有关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延安市创建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规划纲要》和《延安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相继出台,精品流域和生态文化村建设、林分改造、沟道治理、后续产业发展等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措施齐头并举,风生水起。

     

        “五个一”迅速走出延安,全国各地竞相学习。全国退耕还林看陕西,陕西退耕还林看延安。延安能做到的,相信其他地方也能做到。(本报延安7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白小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