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1日 星期四

    体育家庭作业 能否交出合格答卷?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11日   06 版)
    CFP

        暑假即将来临,北京市教育部门通过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等多项措施,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而朝阳区教委则首次要求中小学校给学生留“简单、可行、好操作”的体育家庭作业。

     

        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尽管教育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小胖墩儿”和“小眼镜”现象依然严重,有的小学生甚至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等成人病。每到寒暑假,很多学生还会“放纵”自己,睡懒觉、胡吃海塞,健康状况堪忧。

     

        今年暑假即将来临,北京市教育部门通过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等多项措施,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朝阳区教委首次要求中小学校给学生留“简单、可行、好操作”的体育家庭作业。届时,该区十五六万名学生每人都将得到一份具有指导性的“项目菜单”,内容涉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立卧撑等,并配有相应的指导方法和时间要求。开学后,各校将通过体育课检验锻炼成果。

     

    “一时之策”能否成就“新风尚”?

     

        近年来,随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体育锻炼由校内延伸到校外,进入学生的家庭和日常生活。据朝阳区教委体美科科长宋广东介绍,一般到了暑假,很多孩子缺少约束,胡吃海喝,不注意锻炼。而这份体育家庭作业主要针对平时学生的体育薄弱项目进行锻炼,如男生做不好引体向上,可在家多练习俯卧撑;女生可多练习仰卧起坐、立卧撑等。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最好保证在1小时以上,家长负责监督,通过拍照记录等方式,保证学生练习不走过场。

     

        在北京和平里四小的校园里,记者见到了体育老师刘鹏。在他看来,学校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初衷,就是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还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假期”已成为众多学校的共识,也成为一种“新风尚”。

     

        据刘鹏介绍,学生和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有选择地参与体育活动,既可以上跆拳道班,也可以报篮球班、足球班和游泳班等。为了更好地评价和监督学生的锻炼情况,学校还成立了由行政人员和体育教师组成的检查小组,不定期深入家庭抽查。

     

        因为体育作业,这个暑假,为健康投资成为家长、学生的新追求。近日,记者在北京很多场馆看到,中小学生的身影比比皆是,游泳、乒乓球、武术、拉丁舞、跆拳道、健美操……到处都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高宝的孩子今年下半年上初三,听说中考体育加大了分值,暑假未到,他就为孩子请了一个体育家教,希望能为孩子补补体能和技术,争取在中考时能有一个满意的分数。

     

        尽管家长为孩子健康投资的目的各不相同,且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对于家长和学生投资健康、储蓄健康的做法,专家们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首都体育学院博士刘海元指出,学生在假期里参与体育活动有益身心健康,符合身心发展特点;家长应主动减少孩子假期的文化补习时间,让他们多参加户外活动,多与其他青少年交往,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希望这种应试的“一时之策”能够转化为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新风尚。”

     

    体育家庭作业难量化缺乏监督机制

     

        如果学校一旦为学生布置了体育家庭作业,孩子会在什么地方完成?又如何完成呢?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市西城区某居民区附近的一些学校和体育场馆。

     

        在一所职业学校门口,记者看到体育场地条件很不错,但没有人在此活动,还没等记者走进大门,就被人拦住。记者又走访了另外两所学校,均是大门紧闭,连人都见不着,更别说有人在学校活动了。

     

        难道附近就没有体育锻炼的地方了?走了十几分钟,记者来到了一个小区,这里倒是有一个体育馆,但一问价格不禁咋舌,打篮球每小时300元,打羽毛球每小时40元,如此昂贵的价格,学生们能玩得起几次?“政府要求全社会都要为增强青少年体质服务,但在利益面前,很少有体育场馆会为了青少年锻炼而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体育场馆负责人直言不讳。

     

        而一位校长则告诉记者,学校开放场馆和设施,既耗费人力、物力,校方还要承担安全方面的风险,尽管有关部门要求学校开放体育场馆设施,但不是万不得已,学校一般不会开放。

     

        假期体育家庭作业除了遭受场馆设施瓶颈外,作业难以量化、缺乏监督机制也是遭到质疑的重要原因。

     

        据记者了解,不少学生都很难完成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天气好的时候就锻炼,天气不好就不去了呗!”花家地实验小学的学生杨敏告诉记者。刘鹏说,学校安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是“希望通过学生与父母一起参与的方式,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很多家长也很乐意陪孩子一起锻炼,但却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实施。

     

        另外,孩子的惰性也是重要原因。一到假期就窝在家里,是许多中小学生的通病,其中电子产品的“功劳”不小。对孩子来说,电脑和网络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体育锻炼。小学生泓铭的爸爸告诉记者,孩子很喜欢玩电脑游戏,尽管他会硬性要求孩子不超过两个小时,但经常管不住。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永利表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在天津的一些学校布置过假期体育家庭作业,但由于缺乏量化标准和必要的监督机制,在实行了几年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陈永利表示,持久的、不间断的体育锻炼才会对增强青少年体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必须使之常态化,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本报记者 侯珂珂)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