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9日 星期二

    追梦人足迹

    从西部来到西部去

    ——记自愿扎根基层的大学毕业生黄兰雁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09日   07 版)

        22岁的毛南族姑娘黄兰雁就要去西部工作了!

        黄兰雁出生在广西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这里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上,风景秀美,聚居着壮族、瑶族、汉族、苗族、毛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别看黄兰雁长得白净秀气,她可是个有远大志向、不怕吃苦的姑娘。刚刚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会计学专业毕业的她,选择的是广西电网公司贵港市供电局财务岗。这个岗位对应聘者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应聘前先要进行体能测试——男生跑1500米、女生跑1000米。要知道在大学体育课上,女生才跑800米,男生也只是跑1000米。

        为此,黄兰雁每天晚上都去操场练习跑步。她的汗水挥洒在绿茵场上,她的青春自愿扎根在基层里。在黄兰雁的心里,回广西工作,建设祖国西部这个想法已经埋藏了好久好久。

        上大学之前,黄兰雁上过一年少数民族预科班。这个班上,几百名从全国各地农村、山区、牧区等偏远地区来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学习语言、文化等课程。“毛南族总人口6.9万人,热爱编织和雕刻……”她向班里的孩子介绍这个并不被人熟知的少数民族,在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中,黄兰雁暗自许下心愿:“学好了知识一定要回去建设家乡,让更多人知道毛南族!”

        大学四年里,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黄兰雁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还经常出去做兼职。在校期间,她经常帮老师干活、去事业单位实习、到工厂企业实践……四年下来,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她都做过,还都干得不错。

        印象最深的是大二那年在家乡一家糖厂的实习。因为舍不得花10块钱坐小三轮车,每天早上6点多,黄兰雁就在家门口等着。“一有拉甘蔗的拖拉机路过,我就招手。”当地民风淳朴,农户们都乐意顺路搭载小黄去糖厂。每天下班,黄兰雁又搭工厂同事的顺风车回家。山路崎岖,每天在拖拉机和摩托车上来回颠簸,想着家乡和北京的天壤之别,黄兰雁心里更加坚定了要改变家乡面貌的想法。

        去年12月1日,黄兰雁就签下了这份工作。因为自愿选择去西部工作,黄兰雁大学里申请的2.4万元助学贷款国家给“免了单”。

        选择这份工作,父母刚开始并不理解。他们更愿意女儿在北京找一个收入高的工作,而不要回西部继续吃苦。“我回广西离你们近,可以照顾你们,又可以建设家乡,何乐而不为呢?”黄兰雁这样劝说父母。其实,小黄所工作的贵港市距离老家河池市有200多公里。

        黄兰雁也非常清楚可能面临的困难。上班后,单位交给她的工作是盘点固定资产,经常需要到基层变电站去,这对女生来说多少有些不便。她并没有感到畏惧:“单位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可以学有所用的平台,我应该好好去珍惜它,我要把我学到的知识都用来建设家乡,让祖国的西部变得更好!”(本报记者 方 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