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9日 星期二

    最美基层干部

    一辈子做乡亲们的贴心法官

    ——记吉林省农安县法院哈拉海法庭副庭长翟树全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09日   07 版)

        在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有这样一位乡村法官,他曾与4届庭长共事,迎来送走一拨又一拨工作人员,却多次主动放弃升迁机会,在基层法院一干就是24年;他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不追求绩效考评中审理案件的数量,而是致力于费力不讨好的诉前调解;他不收当事人一分钱、一支烟,自己的女儿却曾靠捡瓶子、卖报纸补贴学费……

     

        “扎根农村20年,不为名利不为钱。愿得万家皆和睦,个人得失何须谈。”这是他劝诫自己的打油诗,也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更是一名基层法官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他就是乡亲们的贴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吉林省农安县法院哈拉海法庭副庭长翟树全。

     

    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还要老婆管?我就不用,我自觉接受‘领导’管。”在群众眼中只有严肃的法庭里,一屋子人都被逗乐了。在一起当事人因受不了“老婆管”而提出离婚的案件中,翟树全一句自嘲的玩笑话,扭转了诉前调解中双方剑拔弩张的局面。

     

        从1989年调入农安县哈拉海人民法院至今,53岁的翟树全已经在这里工作24个年头了。“农村案件多以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居多,只要利用好双方原有的感情基础,让当事人明理服法,就能化解大量的纠纷。”翟树全说,“我自己出身农民,又曾利用法律知识为哥哥申诉成功,了解乡亲们因缺乏法律常识而产生纠纷的心理和原因,更知道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花钱打官司。”

     

        法官统计工作量都是以审理的案件数量来计算的,办得多、办得又快又好,绩效考评成果才好。而翟树全为了让农民省时、省力、省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费力不讨好的诉前调解上。

     

        农安县法院副院长兼政治处主任王波说:“要调解成功可没那么容易,既要依法办事,解开‘法结’;还要讲通法理,解开‘心结’。从1989年到2012年,翟树全每年诉前调解的案件是正常审理案件数量的1—2倍,20多年加起来,至少也有3000件,而这些却不计入工作量。”

     

    多化解一起矛盾,社会就多一份平安

     

        在哈拉海镇,除了“副庭长”,翟树全还有很多头衔,“劝和专业户”“义务普法员”“群众贴心人”……

     

        早在1991年,翟树全就办起了“离婚学校”,不仅调解矛盾纠纷,还为广大群众传播法律知识。2011年,哈拉海法庭又成立了翟树全工作室,除解决离婚、赡养纠纷外,还增加了土地流转等方面内容。对于外地慕名而来或打电话咨询的群众,他一样热情接待、耐心细致地解释。

     

        翟树全不单在法庭调解,还经常把调解工作做到当事人及其亲友家里。在一起离婚案的审理中,男方竟从腰间拔出刀来,砍向女方。翟树全不仅当庭全力保护女方,还多次前往当事人所在村,发动男方亲属反复做其工作,直到两人和平分手。

     

        20余年来,翟树全审结的各类案件2400余件,调撤率达90%以上,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矛盾激化、无一上访。他还针对不同矛盾特点、不同成分当事人,总结出“公平对待法”“充分倾听法”和“群求外力法”等十大调解法。

     

        哈拉海镇榆树村副书记崔向彬说,基层需要翟树全这样的法官,他化解的每一起矛盾,都会为社会多添一份平安。

     

    公平是法官的天职

     

        在审理完一起赡养案的几天后,翟树全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当事人张王氏。老人已经在僻静的村路上等候许久了,她拉住翟树全的手,硬要把装着200个大鹅蛋的土篮子和200元钱塞给翟树全。 “大娘,法官就是为百姓主持公道的,不用说谢。天黑了,我找车送您回家吧。”翟树全坚持不要,老人只好带着东西,坐上翟树全雇来的三轮车回家了。

     

        翟树全说,一个法官一生中可能会审理几千个案子,但大部分案件当事人一辈子可能只进一次法院。如果这唯一与法律接触的过程受到不公平对待,就会多一个对法律不信任的人。公平是法官的天职,要做不到就让给别人。

     

        工作24年,翟树全的家依旧安在哈拉海农村,还住在20年前盖的平房里。女儿读中学时,经常靠捡瓶子、卖报纸补贴学费。为了给翟树全减轻压力,他晚年患癌的母亲坚持不住院,忍痛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哈拉海法庭庭长马宝海评价翟树全:生活清贫却精神富有!(本报记者 曾 毅 本报特约记者 任 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