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8日 星期一

    把“沉睡”的钱用起来

    ——专家谈激活财政存量资金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8日 10版)
    李晓宜/CFP

        “一方面我们缺钱,但同时我们又有大量资金趴在账上没动!”——激活财政存量资金,在当前越发紧迫。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指出,当前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环节。这是中央近期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更是意义深远的一步“好棋”。

     

    许多钱趴在账上“沉睡”

     

        “一方面我们缺钱,但又有大量的资金趴在账上,资金沉淀非常惊人!”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指出,近年来一方面是政府大把税收进账,另一方面大把钱花不出去;一方面政府大规模举债,另一方面又有许多钱在“沉睡”。

     

        审计署报告指出,当前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一些部门预算执行仍不到位。审计涉及的部门预算有16%未执行,形成结转结余356.34亿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25.24亿元。

     

        “这种现象非常不合逻辑,表明我们财政公共资金管理效率很低。”王雍君指出,预算执行不到位表面上看是预算执行问题,根本问题在于目前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有些预算单位预算在项目申报和后续预算审批时,步调要慢一拍甚至慢几拍,这种粗放式的管理使预算资金无法及时下拨。有些预算项目甚至会出现在下半年才临时申报项目和审批,资金拨付时已经到九月十月,根本不可能在这个预算年度用完,导致资金沉淀结余。

     

    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

     

        “盘活存量”的提法此前中央已提及,如今出现在国务院财政工作部署中。对此,专家表示,这反映出当前财政收入形势严峻,亦对财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马海涛说,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已经告别了高增长时代,今年前5个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仅比去年同期增长6.6%,中央财政收入只增长0.1%。“要解决财政收支矛盾,就必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沉睡’的资金挖出来,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不能让它闲置。”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财政室主任杨志勇则认为,盘活存量资金,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并不是要打民生的“主意”,不会压缩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和支持。恰恰相反,要坚决把扶贫、社保资金等群众的“保命钱”看住,要从政府身上“动刀”,带头过“紧日子”,以实现“开源节流”。

     

    释放新的改革信号

     

        如何“盘活存量”?王雍君认为,第一要对预算程序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第二要加强问责,政府部门应该对预算执行情况不到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加大对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和促进消费等方面的投入,不断释放内需潜力。“一方面强调要压缩不必要的支出,另一方面也传递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现有的资金用好,用在民生迫切需要的地方,这是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要信号。”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说,用好财政政策有助于释放内需潜力,如加大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都可以拉动一系列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近期金融市场状况,国务院常务会议不久前在谈到货币资金时也提出,要“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对于“盘活货币存量”和“盘活财政资金存量”,白景明指出,两个“盘活”联系密切,相互支持。盘活了货币资金,使资金注入实体经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带动财税增长;盘活财政资金存量,把存量财政资金更好地用在调结构上,可以促进消费,为盘活货币资金创造条件。

     

        “稳增长不能简单地依靠释放货币,也不是靠大规模资金投入来拉动,而要靠制度变革来实现稳增长。”白景明表示,盘活两个存量既有利于财政金融内部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向纵深推进。(本报记者 杨 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