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7日 星期日

    最美的诗,是对生命能量的敬仰

    ——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颁奖典礼侧记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07日   04 版)
    北京黄城根阳光少年合唱团表演古诗演唱—《皇城·古诗·新韵》。
    许嘉璐(左)与孙家正(右)在颁奖典礼现场交流。
    总政治部原主任李继耐上将(右)、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中)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总裁李跃(左)。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
    北京新英才学校表演古诗文联唱《道德经》《论语》《百家姓》。
    二等奖获得者戴大海(右)与妹妹彭花(中)的诗歌情催人泪下。
    海霞朗诵大赛一等奖作品《临江仙》。
    于文华演唱《但愿人长久》。
    陈铎朗诵《关雎》。
    著名学者冯其庸(左)与袁行霈(右)在颁奖典礼现场交流。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为获奖者颁奖。
    颁奖典礼现场。
    著名学者于丹被获奖选手的故事打动。
    耿为华演唱《中华我的家》。
    一等奖获得者杜天明致谢夫人。
    两个“90后”之间的诗歌传承:90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为1997年出生的张元昕颁奖。

        今天,北京,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颁奖典礼现场,叶嘉莹、白化文、袁行霈、冯其庸、林岫、周笃文等著名学者引人注目。除了这些文化名家,还有许多来自基层的人。他们有的是十几岁的少女,有的是大病初愈的中年人,还有热爱诗歌的东北农民。他们都是本次“诗词中国”大赛的获奖者,都带来了自己的诗和自己的故事。

     

    1 “把我热爱的诗词教给更多人”

     

        16岁的张元昕是青少年原创诗词大赛特等奖的获得者。别看她年纪小,手笔却大,因为她的获奖作品是与两位诗坛大家——叶嘉莹和范曾——唱和得来的。她与叶嘉莹之间,有一段师徒情谊。

     

        张元昕出生于纽约的华人家庭,父母很注重对她的培养。虽在异国,不忘初心。一家人在外时说英语,进了家门,过的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生活。

     

        张元昕4岁开始系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对诗有种本能的爱。2008年,11岁的张元昕在电视节目上看到了叶嘉莹,深深为其人格和学问所折服,于是给叶嘉莹写了一封邮件。一个是纽约长大的柔弱少女,一个是常年旅居温哥华的耄耋老人,或许正是古典的诗心让她们产生了感应,叶嘉莹答应了这个素昧平生的孩子的拜师请求。

     

        初见面,叶嘉莹就教给张元昕吟诵诗歌的方法,让她学会如何通过吟诵使诗词自然地符合格律。异国他乡的日子,这对老少师徒时常在灯下共读,这份美好的遇合也对张元昕的人生规划产生了影响。她说:“我要把我热爱的诗词教给更多人,让他们体会诗词中的真善美。”

     

        张元昕与叶嘉莹的故事,是诗心在几代人间传承的故事。年老而不忘诗歌传承的还有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几十位孩童在舞台上演唱《千字文》和《出塞》,两篇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化作悠扬的歌声,清脆入耳,回味绵长——这是69岁著名作曲家谷建芬的作品。

     

        近年来,谷建芬潜心为少年儿童谱写古诗词歌曲,今天她虽因病未能亲临现场,但观众仿佛在她的引领下,伴着优美的旋律,感受诗词魅力,亲近传统文化。典礼上,黄城根小学阳光少年合唱团演唱的古诗词《皇城·古诗·新韵》、新英才学校同学们的古诗词联唱《道德经》《论语》《百家姓》,让人们欣喜地看到,在大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领会到吟诵的魅力,将心灵、情感与诗歌融为一体。

     

        古典诗词的吟诵传统如何传承,近年来也是诗歌界的热点话题。来自北京的徐一扬,今年11岁,是2013年“诗词中国”青少年传统诗词吟诵大赛一等奖得主。她现场吟诵了李白的《赠汪伦》,抑扬顿挫,声韵悠然,赢得全场掌声。为她颁奖的中华诗词学会、中华吟诵学会顾问周笃文说,《尚书·尧典》就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记载,吟诵是帮助青少年理解古诗词丰富内涵和意境的一种重要形式。

     

    2 “我的诗不是写出来的,是活出来的”

     

        今年46岁的戴大海是“诗词中国”律诗组二等奖的获奖者。他个子很高,站在舞台上身形挺拔,谁也看不出他是一名刚刚闯过鬼门关的白血病患者。

     

        戴大海是公务员,得病前忙得足不点地,“没有时间诗情画意”。2011年,戴大海被查出患白血病。一场大病,给他的生命带来一段留白。在与病魔斗争的同时,他创作了大量感人肺腑的诗歌。

     

        正当壮年,竟身染恶疾。赴天津治病,隔离室白天不见太阳,晚上不见星星。念及故友,他黯然神伤:“燕赵豪侠犹击筑,鹰城兄弟莫酸鼻。故人相送无他语,道句平安头不回。”

     

        三次化疗以后,忽然对人生有了彻悟,他写:“非想非非想处天,梦中梦梦自成眠。曾为痴慢贪嗔客,今断声香色味缘。濒死方知亲鸟兽,重生忽觉藐山川。月华携我经河汉,原本生涯是渡船。”

     

        病情暂时稳定,再次燃起对生活的希冀,他写:“放浪闲身又一年,风尘销尽旧时颜。人犹未老奔天命,月过中秋已下弦。祝我樵歌伴渔唱,看他沙鸟绕云帆。此生行脚知何定,想那烟蓑弄钓船。”

     

        卧病期间,他写了50多首诗歌。病重的时候,他的身体虚弱得一根棉签都拿不起来,但他一直以诗歌为重要的寄托。他说:“可能我的诗没有什么技巧,但是都是发自肺腑,来自真切痛彻的自身体悟。我的诗不是写出来的,是活出来的。”

     

        用诗歌表达疾病中的感受,原本是中国古代的诗人传统。弥留之际,对人生的感触真纯至极。戴大海说,经此一病,诗歌已经与他的生命融为一体。

     

        “最美的诗,是对生命能量的敬仰。”这是一位光明网网友在“诗词中国”大赛网站的留言。在颁奖典礼上,来自“心灵呼唤”残疾人艺术团的舞蹈演员,虽然听不到音乐的旋律,却舞出了大气潇洒的舞蹈“飞天”,她们用优美流畅的舞姿表达了对诗歌、对梦想、对生命的理解。

     

    3 “美丽中国”需要“诗词中国”的表达

     

        “诗词中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杜天明是一位东北农民。他在老家经营着一家小超市,同时是一所小学的司机。他最快乐的事,就是开车接送几个屯的孩子上下学,给他们播放诗歌的磁带。他说:“中国的传统需要孩子们去继承,我就做了一个诗歌爱好者应该做的事情,让孩子们可以在每天的上学路上,温故而知新。”

     

        杜天明的诗歌启蒙颇有武侠色彩。19岁初中毕业,他到本溪市的一个小工地打工,在那里遇见一位高姓老人。这位老人只是工地看杂物的工人,毫不起眼,却每天在水泥编织袋上画竹子。正是这位老人,教给杜天明:就连工地上的生活都可入诗,诗歌并不是想象中的风花雪月,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茶一景。

     

        在老人的启蒙下,杜天明也由此走上了诗歌爱好者之路。虽然他是一位农民,家里却摆满了各类诗集。妻子对他的爱好也十分支持。每次写出一首诗,妻子都是他的第一读者,有时还会提出修改意见。

     

        “十载诗词路,三餐柴米辛。”孩子、妻子、书籍、写诗——就是东北农民杜天明的日常生活。诗歌就这样与最普通的中国人的生活水乳交融。

     

        诗歌里记录着最平凡的中国人的生活,诗歌也承载着最中国化的表达。

     

        著名学者于丹在颁奖典礼上说:“中国从乡村到都市的转型过程中,也许越来越失去乡村的水土,但是诗词是我们生命中的水土。只有守住生命的水土,你才有资格去想,你为什么是一个中国人。现在我们都在说‘美丽中国’,其实这只是中国的外表,但是‘诗词中国’,却是中国的表达,只有外在的美丽和中国人这种气质与这种表达结合在一起,那才是完美的中国。” 

     

        (本报北京7月6日电 光明网记者 吴丛丛 蔡云锦 吴晋娜 本报记者 杜 羽 )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郭俊锋 光明网记者 孙佳涵、黄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