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部和财政部确定了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玉田县等2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试点将主要围绕加快建立农业经营新体系、产销衔接新模式、投融资新机制、财政支持新方式等改革与建设任务展开。未来,现代农业示范区应如何激发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如何引导农业产业布局调整,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做现代农业“加速器”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该怎么走?这是我国农业发展长期需要思考的问题。
实践证明,我国国情决定了农业现代化不可能“齐步走”,必须选择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地区先行探索和示范带动,引领区域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驱动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迎来黄金时期。
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年8月,农业部确定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新一轮实践。
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全国最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其中部的张掖市甘州区被确定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打造优质制种、畜牧、果蔬三大基地,成效明显。
甘州区副区长袁斌才说,2011年,甘州区投资5.78亿元,建成烘干线25条,大大提升种子加工生产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县发展玉米制种面积20万亩,带动万户增收致富。
甘州区的生动变化是我国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缩影。经过几年的探索,各现代农业示范区在主导产业生产能力、基础设施、生产经营水平、科技支撑能力、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张辉介绍,据初步统计,2012年153个示范区粮食总产2503亿斤,用占全国1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21.2%的粮食;农民人均纯收入10815元,比上年增长1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以上。
打开转变方式“突破口”
受惠于示范园区建设的四川广元利州区龙潭乡元山村的李兴,做梦都没有想到会过上现在的好日子。李兴在外务工8年,仅挣了2万多元。2010年初,回乡的李兴看到龙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便筹钱办起了农家乐,一家5口人,一年纯收入有7万多元。
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各地全面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与观光景区结合”的休闲农业,“先进科技集成应用”的科技农业和“现代营销引领”的品牌农业,通过聚集转化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经营方式由分散向规模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在黑龙江垦区,当地紧紧围绕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稳粮、增收、强基础、上科技、优结构、重民生的主线,全面提升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水平。黑龙江农垦总局农业局长马德全说,垦区35%的规模家庭农场经营了82%的耕地,旱地经营规模户均450亩,水田经营规模户均200亩,最大的家庭农场超过万亩。垦区农业职工人均生产粮食已达35.4吨,创造了可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肩的劳动生产率。
统筹城乡“试验田”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统筹城乡的路应该怎么走,应如何寻求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实践给我们做出了回答。
在这里,农民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身份符号,已具有了鲜明的职业化特征,他们已由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变为农村经纪人、业主大户、创业农民、城镇工商业者、农业科技人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等群体,出现了城乡居民相融的变化。
在这里,农民由只重生产向为卖而产、重市场转变,由资源分散、粗放型生产向资源集约、节约及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原始初级产品销售向加工包装品牌经营转变,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向讲文明、讲卫生、追求生活质量的现代生活方式转变。
示范的意义,在于推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个基本考虑是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结合各地特点,梯度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先在若干点上寻求突破,进而带动面上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这是一项创新性举措,其目的之一是发挥示范区先行先试作用,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探索道路、树立样板;二是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造抓手,以示范区为载体和平台,积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本报记者 李 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