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光明日报‘针尖上的中国’系列报道,我们更有信心了。”蜀绣大师郝淑萍、孟德芝、邬学强等纷纷向记者表示,蜀绣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光明日报的关注正当其时,将有助于蜀绣的再度复兴。
走过最困难的时期
“蜀绣是蜀中之宝!”每每谈及蜀绣,蜀绣大师郝淑萍就抑制不住兴奋,她把50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这门艺术,蜀绣的起落沉浮成为她不可磨灭的记忆。
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有100多种精巧的针法绣技,独创的双面异形异彩绣等被国内刺绣界誉为蜀绣一绝,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等作品曾享誉世界。2006年5月20日,蜀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郝淑萍的记忆中,蜀绣曾遍布四川民间,川西农村几乎“家家女红,户户针工”的蜀绣却在上世纪末期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以前可在寻常百姓家中随手找到的蜀绣日益边缘化。
2005年,原有的蜀绣传承基地成都蜀绣厂改制,数百名蜀绣能工巧匠自谋职业。他们中的不少人干起了“个体户”。从事蜀绣50多年的郝淑萍也从那时下了海,蜀绣进入低谷期。
不过,在郝淑萍看来,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她说:“市场开放,对我们这些艺人来讲,是传承老手艺千载难逢的机会。”从老体制走出的绣工迫于生存的压力,迸发出激情,不断适应社会对蜀绣的需求和审美变化。如今,在成都数得出名头的蜀绣公司有好几十家,单打独斗的就更多了。
几年前,四川在成都市近郊的郫县打造蜀绣居家就业示范基地,“留守妇女”走出家门,就近接受培训成为蜀绣绣娘,还建起了衔接蜀绣从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的蜀绣公园。蜀绣就业人数从几千人上升到现在的近4万人,蜀绣正走过冬天。成都盛世文锦公司利用旗下1.5万名绣娘的生产优势,还把门店开到了苏绣“窝子”——苏州市镇湖镇。
正在复兴的市场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四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上,大型蜀绣作品《交子行市图》技惊四座,画面之精美、技艺之精湛,令人赞叹。这幅作品由蜀绣大师邬学强主导并带领12位四川绣娘一起创作完成。他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迅速让更多的人了解蜀绣!”
在本届非遗节上,蜀绣的技艺表演与互动展示成为系列活动之一,通过非遗节这样的国际平台,蜀绣被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认识。通过文化活动、专业展馆、网络营销等多样的方式,蜀绣正走出绣房,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市场也在逐步扩大。《蜀绣》甚至成为青春偶像李宇春的主打歌曲之一。蜀绣也被巧妙地植入电影,影响广泛。
在成都市中心的浣花溪畔,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在这里可以看到蜀绣制作的全过程。这里的蜀绣产品琳琅满目,产品价位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浣花溪也成为云集众多商家的蜀绣重要的展示集散地之一。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负责人闫霖介绍,通过这样鲜活的展示,可以让每一位来客都清晰地了解蜀绣,从而产生购买欲望。蜀绣一年的成交量在7亿元以上。
闫霖说,蜀绣的复兴还在于不断的创新。现在的蜀绣不仅限于工艺品,而且更多地与现代饰品、日常生活用品结合。一件女士外衣或者一款挎包缀上一朵蜀绣小花,顿生色彩,诸如这样的创意使蜀绣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但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蜀绣仍然是一个相对的小众市场,大型的蜀绣龙头企业还有待培育,宣传营销和产品的创新还任重而道远。
期待更多的传承者
制约蜀绣发展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蜀绣大师孟德芝的答案是缺乏能持之以恒的传承人。
蜀绣传承人孟德芝说:“能坚持下来的人太少,学习蜀绣需要一个人最大的耐性。”掌握蜀绣的技巧,动辄需要数年时间,而且塑造一幅好作品也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在她看来,很多人学习蜀绣是为了赚钱,但“蜀绣的学习无法立竿见影。学习两年顶多算入门,坚持5年以上你的技术才能算中等。但在打基础的几年时间里,学习者几乎是没有进账的,很多人因此半途而废”。她此前招收的徒弟有80多人,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不过10余人。
如何破解传承者匮乏的困境?成都市妇联与郫县合作,用“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共同打造安靖镇蜀绣居家就业示范基地,将蜀绣打造成特色产业。对于参加培训的绣娘,予以专项补助,还组织相关企业扎根郫县,把培训合格的绣娘招聘为绣工,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这一方式不仅解决了非遗传承、发展难题,也让非遗保护从大师走向大众,而且更扩大了“留守妇女”的就业门路,巧妙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社会问题。
郝淑萍尽管年事已高,但还是在不断地重点培养年轻的传承人。她挑选年龄小、没有工作、形象气质佳,且能持之以恒的年轻人传授蜀绣技艺。
孟德芝也在不断寻找传承者。她说,这几年,从事蜀绣的绣娘由两三千人发展到几万人,从业人员有了数量保障,自然会涌现出蜀绣高手,蜀绣也将不断发展壮大。(本报记者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