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余碧霄
职业: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师村卫生所乡村医生
我和我的父亲都是乡村医生。
我的父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是村里的“赤脚医生”。那会儿,父亲出诊时,总背着药包,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打针前,患者家属倒碗开水,父亲就用这水涮针管,权作消毒。父亲的梦想是能用高压锅消毒。
1991年,我接替父亲,当了村里的医生。我们已经有了高压消毒锅,每天要给50来个玻璃针管和金属针头消毒。父亲很满意,我却嫌麻烦,一次性的才更好用!没等太久,这愿望实现了。1994年,我们用上了一次性注射器,方便又安全,真好!
我刚当上医生那会儿,村儿里的孕妇都还是习惯在家里生孩子。可这种方式,先不说设备和药品不齐全,单就卫生消毒这一条,就做不好。我曾经遇到过在家生孩子,产后大出血差点没命的产妇,还有宫内缺氧,生下来心跳慢、没呼吸的新生儿……每每遇到,我都难过好多天,啥时候大家都肯去医院生孩子呢?
我的愿望没等太久,就变成了现实,国家有了规定,生孩子必须去医院。现在,新农合规定,每位住院产妇给200元补贴,住院生孩子,有保险还给补贴,多好的政策!
2004年我取得了乡村医生资格证书,正式持证上岗。万荣县卫生局经常给有“证儿”的乡医办培训班,我期期都去,学到不少新知识。现在每个月国家还给400元基本工资和公共卫生补贴,每月有1000多元的固定收入。这点钱虽然丈夫看不上,可我高兴,这体现了我的个人价值,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乡村医生的关爱和呵护。
2007年,我们万荣县实施了新农合,这可真是大福分。大病有政府保障,小病有报销,这几年补偿比例加大了,病种也增加了,这可是我原来做梦也梦不到的好事。
随着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我的工作又有了新内容——不但要治病,还要为村民提供快捷、方便、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我已为全村812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季度为高血压和糖尿病人做一次随访检查和指导。每年协助乡镇卫生院组织本村老年人、精神病人开展健康检查。在妇幼保健方面,我要指导孕产妇的产前检查,产后随访,给新生儿建立健康档案,督促0-3岁儿童按时到镇医院做健康检查和针对性健康指导。
万荣县卫生局注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效果和质量,设立的考核量化指标足有好几百项,每季度检查一次,每半年考核一次。同时,县卫生局特别注重利用网络传播医卫知识。2010年,县卫生局建立了网上村医QQ群,还要求村医以博客的形式制作公共卫生网页。我在网易上建了“西师村卫生所”这个博客(http://blog.163.com/yudehua987@126/),如今点击率已经有79891次。
我还承担起了普及健康知识的工作。根据县里的要求,我每个月出一份健康知识板报,每两个月为村民做一次健康教育讲座。刚开始,做健康教育讲座比较困难,因为村民们特别不好召集到一起。我想了个办法,村里有红白喜事时,大家都聚在一起,这就是个好机会。此后,每逢这时,我抢过话筒就讲。现在大家还主动留时间,让我先讲点健康知识。这份尊重,让人心里美滋滋的。
2012年实行了基药零利润,村民们的药费降下来了,可村卫生所不再依靠药品获利,父亲跟着我忙碌,是没有任何回报的。
父亲说,现在卫生所宽敞了,药房、观察室、诊疗室都正规了,他是心满意足,没啥念想了。可我知道,父亲很羡慕我,他干了一辈子赤脚医生,都没能像我这样,成了“公家人”。他是打心眼里也想得到国家对他这个在农村行医几十年的老人的肯定。
现在大家都讲“中国梦”,我就替父亲表达个愿望,能不能尽快解决这些老赤脚医生的养老问题,让花甲之年仍忙个不停的父亲,晚年过得更幸福些。至于我,还想在乡村卫生室里大展拳脚,我的“中国梦”当然是希望能给乡村医生更多的岗位培训,还希望能和大城市的医生多交流,学学医疗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本报记者 詹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