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修订版《国家核应急预案》获国务院批准并向社会公布。修订版预案在2005年版预案基础上,总结了近年国内国际包括汶川特大地震和日本福岛核事故等核应急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是新时期指导核应急工作的权威文件。对普通百姓而言,核安全曾经是个遥远而陌生的名词,而随着未来数年,我国将有数个核电站相继动工或交付使用,更充分地了解核安全,对于消除有些人对民用核能的陌生和恐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使公众对核能安全产生了隐忧。我国核电站建设情况怎样?对周围环境有何影响?会不会发生核事故?这些也是公众高度关注的。
发展核电的信心不会改变
核电在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均有重大意义。一千克铀-235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一座核电站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仅是同等规模燃煤电站的4.6%。
据统计,目前全球运行的核电机组为全世界提供16%的电力,核电已成为很多国家电力供应的主力军。法国每10度电中,约有7度来自核电;美国20%的电力供应来自核电;日本、韩国等国,核电在电力供应中占据了1/3的份额。我国早在几年前就已成为全球第一的能源消费大国,但核电在电力供应中仅占1.7%。
国家核事故应急办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在役核电机组17台,装机容量1476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8台,装机容量2830万千瓦,在建机组数量居世界第一。这些在役和在建机组均位于沿海地区。
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世界核电的焦点从发展规模和速度上向安全隐患转移,我国随后也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去年年底,国务院重启审批,表示将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
同时,全世界发展核能的信心正在恢复。在刚举行的第三届“面向21世纪核能部长级国际大会”上,日本表示,可能在近期恢复大规模利用核能,将在今年9月作出重启核电站反应堆的决定。与会国表示,“相信有必要发展核能的国家大大增多。如果没有核能,难以想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核能是清洁、安全、绿色的能源,福岛核事故改变不了核能的优质能源属性。”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说,“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能源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国家,发展核能是解决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核工业界应在充分研究和吸取福岛核电站事故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将核电站的安全提高到更高水平。”
辐射环境未因核电站而改变
公众对核电站的担心主要在于核辐射,它们给周围环境带来的辐射到底有多大?
辐射是自然界的一种客观现象,无时无处不在。就连我们体内,也存在着碳-14、钾-40、氚等放射性核素。
环境中的电离辐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辐射,其产生与人类活动无关,主要包括宇宙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如土壤、岩石中的铀、钾等;另一类是人工辐射,即人类出于各种目的而生产、制造的具有放射线的核素,如镅-241、铯-137等,被广泛用于农业、医学和科研等领域。
专家指出,一次CT检查的照射剂量一般在1到10毫希,每天吸20支烟的肺部照射剂量为0.5到1毫希,而我国秦山核电站运行十年,使周围居民受到的最大照射剂量为0.0046毫希。
秦山核电站所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杨长利介绍,根据世界核电运营组织排名,中核集团核电运行机组普遍处于国际较好水平。“核电站放射性流出物的年排放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外围环境检测结果表明环境放射性水平保持在低水平。”
而且,我国核电站已开始将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化。中广核集团建立了国内首个“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公众可通过互联网随时查阅大亚湾核电基地的辐射防护、环境监测情况。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工程师柴国旱表示:“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核电厂气态和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核电厂周围辐射环境没有因为核电厂运行而改变。”
严重核事故发生概率不到百万分之一
核电站正常运作不会对环境和公众造成辐射影响,但万一发生类似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那么,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
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核电厂安全事件分为7级,严重程度逐级而升。目前,世界上只发生三例重大核电站事故: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5级事故,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7级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7级事故。
潘自强认为,公众对核事故的担心,其实源自对核电的“误会”。
“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是极低的。”他说,“切尔诺贝利事故是堆型反应堆固有的安全性缺陷和工作人员安全文化素质差等结合起来产生的严重事故。日本福岛核事故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强地震加上强海啸,强海啸致使设备被淹,导致堆芯熔化和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他指出,我国核电厂址均选在远离地震带的低地震活动区,核电厂的抗震设计又有充分的安全裕量,不具备发生类似日本福岛地震引发海啸的条件。
此外,我国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大多为压水堆,本身就具有“固有安全性”,不用外加控制手段和人为干预就能自动调整,而且不必借助外部动力就能发挥保护作用。
“迄今为止,我国所有核设施安全业绩良好,未发生2级以上的核事件或事故。”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副主任姚斌说,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不到百万分之一。尽管如此,也必须做好百分之百的预防,安全是高压线。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印发了《核电安全规划》《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进一步提高核电的本质安全度。再加上日前发布的修订版《国家核应急预案》,这必将大大提高我国核电站的安全保障水平。(本报记者 陈海波)
延伸阅读
3日,伴随着修订版《国家核应急预案》的发布,以“共筑核应急核安全防线、共促核能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全国核应急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核应急专家向公众解答了关于普通百姓如何应对核事故的疑惑。
当发生重大的核事故时,受到影响区域的公众要保持镇静,服从指挥,不信流言。
听到报警后,应立即进入室内,关闭门窗和所有通风系统。
如在室外,应用手帕、口罩、软吸水纸制品(卫生纸、纸巾等)或其他物品捂住嘴和鼻孔,减少进入体内的放射性微尘。
如果发放碘片,要遵照服碘说明,按时、按量服用。
不要饮用露天水源中的水,不食用事故发生地附近生产的蔬菜。
如政府通知撤离,要携带最少的生活必需品,到指定地点集合。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