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们趴坐一排,颈椎、脊椎两侧都密密麻麻吸着二十多个小竹罐。十五分钟后,取下竹罐,神奇的现象出现了:罐子里大都有半凝固的黑紫色血块,有的还拔出痰状黏液,可以悬浮水中。
“这是‘浊’,是经络上聚集的毒素,把他们拔出来后被堵塞的经络就渐渐地通畅了。”身穿白大褂的王兴治这样介绍家传了13代的“王氏脊椎疗法”,“别看方法有点土儿,但是治疗各类脊椎病、脑血栓、乳腺增生等疾病的疗效不是一般的好。”
所谓“土”,是因为这一疗法历经三百多年,治疗手法都保持传统未曾改变——先是找到病人的穴位,用玻璃针轻轻弹破皮肤表层,然后用一根根加热过的竹管拔出病人体内的瘀浊。
王兴治说,“我们认为,很多颈椎、脊椎问题以及脑血栓等疾病,都是经络病,源于毛细血管阻塞,因为肌肉、神经、骨骼、韧带都是通过毛细血管吸氧获得营养。我们通过热竹管拔罐,把不通的地方打通,不仅可以让患者免受手术之苦,而且身体的其他一些病症往往也随之痊愈。”
那么,小小的竹管又是如何能治病的呢?原来,这些由南方紫竹所制的竹管必须经过48味中药的蒸煮,其后利用竹管内的热气,吸附在患者身体表面,浸入竹管的中药就开始发挥作用,吸出人体内的毒素。这一疗法的关键在于蒸煮竹管的48味祖传药方,“任何一味药都不可缺少,而且必须保证竹管是紫竹所制,因为紫竹本身也是一味药。稍有不同,药效就会受到影响。”
有趣的是,尽管从小耳濡目染,王兴治从四十岁起才开始真正学习这一家传绝艺。原来,当时还是灯光音响设计工程师的王兴治,工作出了些问题,加之父亲年迈必须有人接班,身为长子的他“不得不”开始跟随父亲学习。
“我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为了便于准确掌握病人的病情,四十岁的王兴治开始自学中西医理论知识。在跟随父亲为人治病的过程中,王兴治深刻认识到这一祖传疗法确实是个“好东西”。“老祖宗的东西真是博大精深!”王兴治感慨地说,“比如脑血栓,如今西医难以根治的这一医学难题,用我们家的疗法效果非常显著,那时候我心里就已经真正清楚,这就是自己这辈子要做的事情。”
时代在发展,传统也需要改进。王兴治在继承了这一疗法的有效性的同时,对其安全性也进行了改进,重点解决了竹管和针的重复使用问题。过去,每根竹管和针只要不坏,就会继续在不同患者身上使用,难免有安全隐患。但是,要实现竹管的一次性,带来的不仅是成本问题,还有竹管的吃药性问题。过去竹管经过中药的多次蒸煮,吃药很深,因而疗效很好。吃药太少,是采用一次性竹管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整天茶不思饭不想。”直到有一天吃饭时,王兴治偶然注意到鱼刺里竟然浸入了酱油,一问,原来这鱼是用高压锅烹饪而成。受此启发,工程师出身的王兴治设计出大型医用高压锅用来蒸煮竹管,一举解决了竹管吃药性问题。就是凭着这股琢磨劲儿,王兴治又解决了针的一次性问题。以前,都是父亲一个人自己用手掰玻璃针,全凭手感和运气,一下午也掰不出几根合格的。现在,王兴治设计出玻璃针模具,一个下午能掰出几千根针。
王兴治又说服父亲,不再受门第之限,开始接收外姓年轻人做徒弟。如今,他已带了7个徒弟,并在北京东郊成立了自己的中医门诊部——国葆堂,传承的医疗方法开始服务于社会大众。“人始终都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看到病人康复后的喜悦,我便得到了一种满足。这一祖传疗法,传承的不光是医术,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王兴治这样说。(本报记者 罗旭 通讯员 孙婧)
(人物小传:王兴治,1953年生于北京,“王氏脊椎疗法”第13代传人。曾于北京第一无线电器材厂从事灯光音响设计工作。2012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