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江西赣南的人往往会将两种颜色铭记于心——脚下的红和满眼的绿。
尽管这片红土地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积贫积弱,但深厚的人文资源、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理念,持续滋长、发酵,蓄势待发。
时间的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吹响了赣州振兴发展的号角。在林林总总的政策扶持、睿智深远的韬略谋划中,包含着这样的智者之言:“振兴”不仅仅关乎经济的腾飞,“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色文化的沃土
赣南具有极为珍贵的革命遗存与精神富矿。《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这样建言:“促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精心设计、更新理念、大量投入资金,红色旅游业在多种推力下节节拔高。今年一季度,赣州全市接待红色旅游人数达183.32万人次,同比增长21%;红色旅游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7%。
数据诚然振奋人心,但赣南红色旅游的魅力究竟何在,只有亲身体验才可寻得答案。
在瑞金叶坪景区,200亩茵茵绿地修剪平整,中央苏区临时政府旧址错落有致地矗立其上。逼仄的毛泽东故居、简陋却“五脏俱全”的中央政府,无不令人抚今追昔;红军广场上的6个大字“踏着血迹前进”铿然有力,当年红旗飘扬的猎猎之声犹在耳际。
在新近扩建的沙洲坝“红井”景区,记者碰上了组团而来的广东韶关松山下党支部成员。在队伍中间扛着大旗的青年党员告诉记者,他们此行70多人,来赣州红色景区开展党支部活动已成为常态。
“红井”景区周边的危旧土坯民居在政府主导的改造过程中,也被细心地设计成与旧址相协调的客家风格民居,古朴典雅。园区辟出空地种上了一畦畦玫瑰,园区外围则种上了大面积荷花和向日葵,别样的田园风光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留影。
“赣州是什么样子,没有去过的有自己的一种想象,去过之后的大都说超乎想象。”此次瑞金之行让记者真切地理解了这句宣传语。
文化足音踏歌来
2012年,一部取材于赣南老苏区真实革命故事的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受邀在北京、天津、深圳、广州等地巡演,至今已演出110场,社会反响强烈,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受邀参加文化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展演活动,成为赣州市文化建设的典范之作。
赣州市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82万人,占全国革命烈士总数的7%;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的8.7万人中,赣南籍红军就达5万人;不少家庭“全家革命,满门忠烈”。短篇小说《七根火柴》主人公的原型,那个在牺牲前将火柴交给战友的少年,据考也为赣南石城籍。它们让赣南的红色文化光芒四射,也让更多的人们认识了赣南精神。
近年来,赣州市文艺工作者始终致力于探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足迹,以文艺的形式展示革命圣地的历史与今天,打造了一批有影响的文艺精品。
《山歌情》《快乐标兵》《长长的红背带》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文化新剧目奖;舞蹈《血沃红土》、歌曲《筛得日子亮又圆》《打只山歌过横排》、灯彩节目《龙腾鼓欢》等先后荣获国内大奖;《赣南1934》《长冈的难忘岁月》《红色摇篮》《那时花开》《兴国、兴国》等影视剧深受观众喜爱。
在致力于打造红色文艺作品的同时,赣州也在加快步伐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围绕报刊传媒、影视制作、文化旅游等重点文化产业,建设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培育、引进一批知名文化企业,带动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集约发展。
风景这边独好
从飞机上俯瞰赣州城,漫山遍野的绿令人眼热——城区东北横卧着武夷山脉、南方盘亘着南岭山脉、西北雄踞着罗霄山脉。青山掩映中,章、贡两江在赣州老城区的北端龟角尾处汇合成赣江,而后泛着绿波一路逶迤而去,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重要的生态屏障”的战略定位与赣州一以贯之的生态保护理念不谋而合。
赣州是长江的重要一级支流赣江之源,也是珠江支流东江的源头,其自然生态的状况直接影响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多年来经济不尽如人意,但赣州人民深谙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作为代价,坚信生态保护是城市发展的后发优势,制定并践行了一系列切实有力的措施:8年来坚持禁伐天然阔叶林,深入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实施一批历史遗留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治理区的地表植被覆盖率提高到52.6%;实施崩岗侵蚀防治等水土保持工程;强化节能减排,拒绝对环境有破坏或污染的产业投资项目。近年来不断推进的自然生态建设为赣州赢得了“生态王国”“绿色宝库”的美誉。并且,赣州于2012年12月获得“绿色生态城市保护特别贡献奖”之殊荣。赣州人民懂得以史为鉴。他们还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以及过度开荒、砍伐薪柴等原因,兴国的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基岩裸露。经过30年艰苦卓绝的综合治理,如今的兴国林木葱茏,2013年2月成为江南第一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行走在赣州大地上,如同穿行于一幅巨大的立体画卷之中。且不说被誉为天然氧吧的阳岭国家森林公园、峰奇石异的三百山等,即便是旅行中最为平凡的落脚点,都堪称一步一景、可描可画。在麂山旁的农业观景台上极目远眺,缀满绿色果实的脐橙树苗漫山遍野,颇为壮观。在兴国,江河水量丰沛,河畔芳草萋萋。驻扎在兴国县合富村的“三送”干部告诉记者,由于退耕还林成效显著,种在山坳里的庄稼时常被野猪等兽禽破坏,村人只好将农作物转移到村镇中心区域种植。这样的现象,有力地证明了此地生态的良好状况。1934年的某个夏日,毛主席曾迎着朝霞,在赣南会昌山上吟诵道:“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时光荏苒,80年后的今天来看,此言依然不虚。(本报记者 赵 玙 刘文嘉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许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