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29日 星期六

    传媒与社会

    “惩贪报道”与媒体奇观

    王君超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29日   09 版)
    偷骑快马 吴之如/绘

        23日,一家地方报刊出有关雷政富受审的报道,因为版面将其肖像和一组动物照片并列,而引发网络热议。

        无独有偶。在刘铁男前不久被微博“扳倒”之后,有香港媒体报道称:“刘铁男的青岛住宅中还搜查到日本、欧洲色情光碟330多张,色情杂志1200多本,占了书房四个书柜、书桌。”对此,实名举报刘铁男的媒体人罗昌平次日发微博予以批评:“昨天满屏都是刘铁男12本护照、8个情妇,这篇香港商报的稿子信息源是:‘内地网络风传一个帖子’。如此不符常识,居然大获转评。”

        以上现象引出一个话题:媒体应当如何处理“惩贪报道”?

        从新闻学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媒体不管报道什么人、什么事,都应以事实为基础。这是新闻学的一个基本常识。“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70年前陆定一提出的新闻定义之所以至今适用,是因为它强调了新闻的事实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命题,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已成为新闻界的共识。曾经报道广岛原子弹炸后惨状的约翰·赫西说:“新闻职业有一条神圣的规则,即作者决不能创造。新闻执照的铭文应该是:这里没有一点编造。”

        但在现实生活中,媒体总是喜欢将新闻事实戏剧化甚至无中生有,以追求“眼球效应”,以至于在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中,都会鱼目混珠地混入假新闻。近年来,我国媒体关于贪腐案件的报道,一方面对于反腐倡廉事业予以了极大的舆论支持,另一方面也出现一些猎奇、不严谨和媒介审判等值得警惕的倾向。2009年10月12日,一家主流报纸在头版刊登了文强弟媳谢才萍“过堂”前的大照片,并在其头部上方配有“包养16男人”的醒目标题,其他一些报纸和网站也以诸如此类的醒目标题招徕读者。仅仅两天之后,央视网、中新网等主流媒体纷纷辟谣:“警方:文强弟媳包养16名男子传闻是假新闻!”

        在美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道格拉斯·凯尔纳看来,这种将新闻事件戏剧化和“小报化”的报道现象,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媒体奇观”,即一种“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等”。在《媒体奇观》一书中,凯尔纳认为,“那些用‘突发新闻’的标签来吸引受众的事件,在追求媒体轰动效应的年代,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已经屈从于奇观逻辑,因而被‘小报化’”。

        探究“媒体奇观”产生的原因,既有后现代文化的宏观背景,同时也有“媒介商业化”的现实因素。此外,在全球化的网络时代,海量新闻的滚动发布模式,使得新闻人不仅无暇去核实每一条新闻,反而会为了使新闻“打眼”而竞相“搏出位”。于是,“标题党”和“魔幻现实主义写作”大行其道。

        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媒体奇观”现象的背后,是媒体对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的背离。美国新闻实验室执行主任黛博拉·波特在《独立新闻手册》一书中强调:“新闻工作者必须对现有信息进行过滤甄别,在确定信息价值与可靠程度后,才向公众发布。”但是,由于“抢新闻”和“吸引眼球”的需要,媒体往往会在“痛打落水狗”的心理和痛恨贪腐行为的情绪支配下,忽略或不屑于进行事实核实。2009年,当谢才萍“包养16男”的新闻见报后,重庆市警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其包养16个情人的说法没有事实依据,系媒体记者个人主观臆测,未向警方核实,擅自对外发布的消息”。

        马克思曾提出,“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还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是衡量“好报刊”还是“坏报刊”的标准。就媒体的“惩贪报道”来说,如果罔顾新闻的真实性,一味“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那么,“媒体奇观”必将演化为“媒体灾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