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躬行群众路线

    “像挖煤一样挖文化”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29日   01 版)
    山西省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演员在为群众表演蒲剧《贵妃醉酒》选段。 薛俊\CFP

        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会6月29日开幕。此前,记者行走三晋大地,处处听到群众欢声,处处看到文化长廊。当地的战略让人叹服——

     

        6月29日,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会拉开帷幕。文化既是事业又是产业,还是群众欢迎的民生。行走三晋大地,记者看到,一个比煤更加丰富的宝藏——文化,正载着岁月的积淀,乘着时代的热风,放出灿烂的光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民生,为百姓打开新的财富之门,为百姓创造有品质的生活,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践行群众路线的新举措。省委书记袁纯清说,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把建设文化强省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战场,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向纵深挖文化

     

        6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太原的山西省图书馆。这里,前来阅读的市民络绎不绝。知名品牌“文源讲坛”,正为读者呈上思想与文化的盛宴。据馆长魏存庆介绍,来自省内外800余位名家、学者已在此举办讲座1830余场,听众有20余万人次。

     

        在中华文明的谱系中,山西无疑占有重要位置。如今,山西人在古老的文化内涵中融入现代元素,精心培育了以“信义、坚韧、创新、图强”为核心的“山西精神”。在平遥古城,有一个用黄土和青瓦打造的沙瓦剧场,一幕历史与现实交错呈现的大型实景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正在上演。一个个充满仁义、诚信、创新、图强的晋商故事,感染着观众。观众感慨:这血脉、这德行,一定要深入挖掘出来,并结合现代精神发扬光大。

     

        三晋大地,处处书香。“书香家庭”“书香乡村”“书香机关”……城镇乡村无不浸润在书香中。在古县,碧波悠悠的涧河两岸,成为百姓读书的十里长廊。走进张才村,步入农民张玉贵家的小院,土窑洞的大门上“金玉书庄”的牌匾格外醒目。前来看书、借书的人络绎不绝。张玉贵高兴地说:“有诗为证:土埋金子发了光,翡翠宝玉出库房。藏书文章摆上架,小小山村飘书香。”

     

        “像挖煤一样挖文化”,当地的战略让人叹服。各地群众行动起来,众多昔日的“煤老板”和民营企业家,也以投资文化、成为文化人为荣。汾阳重新修建了汾州府文庙,传播儒学中的诚信、仁义之道;吉县围绕人祖山所发生的史实与传说,弘扬“坚韧、开拓”的“人祖精神”;盂县精心打造因春秋时赵氏孤儿藏匿地而得名的藏山,挖掘其中的“忠义、仁德”内涵。

     

    让文化融百业

     

        “百鸟园”“百瓜园”“汗血宝马园”……在游人如织的晋中明乐生态庄园,一群群孩子睁大眼睛欣赏着各种花鸟树木,品味着其中蕴含的知识趣味与科技奥秘。晋中市委统战部部长孙光堂向记者介绍,晋中市将文化融入多元产业,构筑起集园林生态、体验休闲、旅游观光、特色餐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使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效益得到显现。

     

        来到有着“天下故乡、华人老家”美誉的洪洞县,探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根”字影壁。大门为槐根造型,支根入土,遒劲有力,寓意为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这里追祭600年前的先祖。据祭祖园办公室主任范建刚介绍,“根祖文化”与旅游、科技深度融合,拓展了新天地,打造出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他们先后制作完成50余种书籍,20余种光盘,收集家谱、族谱1000余册,开发出200余种具有根祖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收入年年增长。

     

        文化创意之笔在三晋大地潇洒挥舞。广灵县建起了剪纸文化产业研究园,成立了艺术博物馆、剪纸培训学校,构筑起集研究、培训、生产、展销为一体的剪纸艺术产业基地,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全国重点产煤市朔州,将雁北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生态融合,催生出神海湿地公园、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右玉生态文化旅游区等10大景区,形成了边塞文化、西口文化体验游、生态休闲度假游、乡村风情农家乐、特种体育基地等独具地域特色的产业群。

     

        不久前,记者来到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会现场先睹为快。这里的一幅幅生动照片显示,山西以文化催生的新兴业态正纷纷崛起。记者在晋城市的展区看到,这里自主研发的磁性剪纸技术,先后获得18项国家专利,拉动起蓬勃的产业链;把“白马”文化融入玻璃制品工艺,开发出以“马上平安”为主题的玻璃工艺品。

     

        据介绍,目前,晋城的王莽岭书画写生基地、黑陶工艺技改、重点景区特色商店等新建和改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全市90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年营业收入将超过百亿元。

     

    以文化润绿色

     

        提起过去的孝义市,曾经有个笑话:一只白鸽途经上空,一眨眼工夫就变成了乌鸦。话语中虽含有调侃的味道,但也真实反映了昔日“烟囱比树多”,看不到蓝天白云的窘境。如今,记者漫步在这里的胜溪湖畔,只见茂林蓊郁,曲径通幽,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仿佛徜徉在苏州园林。该市环保局局长杨郁玺说:“为根除污染,全市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0亿元,完成造林35万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5%,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7天,一级天气达到109天,实现了污染大市向环保宜居生态园林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自然的绿色离不开文化的浸润。记者登上太原的西山,看到这里的U型生态林带,似巨人舒展双臂,环抱着这座古老的城市。万亩生态园、长风城郊森林公园、狼坡生态景区、赵氏沟景区、四达沟景区、石千峰森林公园、王封一线天……成为市民娱乐、游玩的好去处。万柏林区林业局局长高亮说:“这里昔日是一片煤矿采空区,分布着污染企业有180余家,‘抬头难见日,低头是煤灰’。近年来,我们引水上山、封山禁牧、整治污染。经过努力,一座综合性生态山地公园已经初具规模。为了建设好太原的后花园,我们不断丰富公园的文化元素。园中既有丰富的树种、亭台水榭贯穿其中的中心公园景区,也有可以俯瞰远眺的观礼台景区;既有可以休闲娱乐、采摘果蔬的农家乐采摘园景区,也有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廉政教育基地。”

     

        “文博会”传播的密集信息告诉人们,山西诸多“煤老板”开始将目光转向“绿色”。聚义煤业集团以生态文化为主题,对上万亩荒山进行了综合治理;金业焦化集团建成林地3万多亩,使昔日疮痍满目的福山成为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梗阳集团投资30多亿元,建设1.38万亩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山西百姓的愿望和呼声,正在变为绿色的现实。(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