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每周一书

    读书且读原著

    李 星 (西安)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28日   16 版)

        非名校毕业,非名师弟子,非身居要津,以关中一名普通研究人员的身份,柏峰在做研究及文学性、理论性写作方面表现出用心之精,令我感慨。他在知天命之年以后,又拿出一本《星垂平野阔》这样几乎离开了当代中国文学,鸟瞰中西方哲学家及其哲学观点的学问性著作,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学者读书的情状,也看到了他对大师们的智慧之亲炙。

        《星垂平野阔》是一本谦恭、虔诚的读书笔记。只要看看他书中所涉及的人和书:柏拉图及《柏拉图全集》,卢梭及《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社会契约论》《新爱洛绮丝》《爱弥儿》《忏悔录》,康德与《康德全集》,朱熹及《朱子全书》、《朱子新学案》,王阳明及《阳明先生集要》,李颙及《二曲集》,以及杜威、罗素等,就知道这本书对中外哲学家生平及其主要思想的归纳和梳理,绝不是学问小贩的“热蒸现卖”、假学问家东凑西拼式的门面装饰。从这本书中,人们不仅看到了大师的知识、思想之视野,看到了真学问,还看到了一个个伟大的时代:如柏拉图与孔子、老子所处的世界轴心时代,卢梭所处的法国“百科全书”时代,朱熹所处的中国古代文化巅峰的宋代,王阳明、李二曲所经历的明清两朝“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思想专制时代,以及杜威所处的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和上升时代等等。正如作者所感慨的:“这是由人类高度发达的智能种植起来的漫无天际的思想的森林,每一棵大树上都烙印着种植者,每一棵大树都是一处优美的风景,而这每一处优美的风景都使人流连忘返、陶然若醉。”

        换一个角度阅读,就会发现《星垂平野阔》也是作者穿行在书籍丛林、人类思想隧道的心灵记录,包含了读书求学过程中精神的体验和方法的顿悟。柏峰得益于“由着性情,一路逶迤,徐徐读去,不知伊于胡底”的没有功利目的的阅读;认为阅读“不止增长学问,亦可怡悦性情”,遇到会心之处,不妨在书页空白处留下心情、议论笔墨,此谓西方的文本细读;“读书且读原著”,不仅不读“二道贩子”的伪作,甚至可以不纠缠于“注疏”,选择忠实于原著的译本来读,是一种“诗意的学习”,“更是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修炼”。他借用古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诗句,将一次次阅读与饥渴相交的旅行相比:“忽然,绿树掩映的地方,闪出一个小村庄……村接纳了你,又给你无限的希望。不断地阅读,沿着先哲的思想路线,曲曲折折、坎坎坷坷,而又心灵极为满足地坚定地走下去,走下去!”走过哲人们所搭造的一个“山明水秀的村落”。他以此种寻找“村”的感觉,阅读了雅斯贝尔斯足有百万字的巨著《大哲学家》,又读了隐晦、艰涩、佶屈聱牙的《康德全集》,终于由“迷魂阵”进入“桃花源”。

        “星垂平野阔,月照大江流”,这种伟大的天地自然意境,也是本书自始至终所营造的意境。在人类思想发展历史的无限星空里,大师们的著作和思想永远高悬于蓝天之上,大地因之广阔,江河因之生动,历史因之不被无边的黑暗所笼罩,人类因之免于陷入愚昧。这本书又描绘出了柏峰的“心灵家园”,心灵、情感始终是全书的动人旋律,这使书中的学问、思想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他并没有远离文学。(作者为文学评论家,原《小说评论》主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