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28日 星期五

    图说世界

    首尔印象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28日   08 版)

        朝气蓬勃的人群、繁华喧闹的街道、悠久的历史文化,整个首尔充满活力,令人心动。本报记者于6月17日随中国外交部记者代表团到达韩国首都——首尔,对这一上世纪60年代创造了“汉江奇迹”,在40多年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国家首都,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与新鲜的感受。

     

    传统与现代建筑的和谐

     

        首尔作为韩国的首都,是一个拥有约1千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摩天大楼鳞次栉比,高级公寓星罗棋布,一派现代化都市景象。然而漫步在市中心,经常可见到书有“光华门”、“崇礼门”等巨大汉字匾额的旧日宏伟古建。韩国人十分注重对这些历史古迹的保护,它们依然保留着当年富丽堂皇的景象,夹杂于现代化的高楼广厦之间。乍一看似乎有些不对劲儿,但再仔细端详,韩国传统建筑擅用五色丹青,其传统式瓦屋的古色古香,使这一现代化城市倒显出其具有的历史沧桑与厚重感,相互和谐而不混杂,别具一番风格。

     

    清洁与公民素质

     

        首尔市内,汉江有如玉带缓缓流过,供人闲逛、小憩的街心公园绿荫密布。然而令我们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无论是市中心还是旅游人群聚集地,街道均十分干净整洁,让人赞叹不已,充分显现出首尔市民的良好素质与教养。

     

    首尔市内的“琉璃厂”

     

        首尔的街道许多以“洞”字结尾,开始时有些糊涂,后来才搞清其本义基本等同于我们的“胡同”“小巷”,仁寺洞就是其中著名的一条,几乎是外国游客的必逛之处。古时这是官府和两班私宅密集的地方。日本占领韩国后期,仁寺洞没落的两班把家中的物品拿出来卖钱,于是这里就应运而生了一些古董店,后来又有了展销古董的画廊和相关联的店铺,仁寺洞渐渐就成为了类似北京琉璃厂买卖文化商品的文化街。(本报记者 宋文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