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絮 语

    如何面对孩子的过错

    贾容韬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28日   15 版)

        高二上学期的一次考试,儿子抄袭同学的卷子,被监考老师逮了个正着。班主任通知我去趟学校。

        这一次我心情格外平静,甚至还有些许欣喜。我意识到:考验家长的时候到了,孩子成长、进步的大机遇也来了。孩子正处在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如果能给孩子以支持,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件事就能转化成推动孩子前进的巨大力量。

        我先见了儿子,除了对儿子表示关心外,一个字也没提考试作弊的事。儿子吞吞吐吐要对我说什么,我递给他一个信任的眼神,以坚定的语气对他说:“什么都不要说了,爸爸理解你!”一句话,儿子情绪就稳定了。

        接着,我见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问题很严重,表示要上报学校严肃处理。我对班主任说,贾语凡犯的错误是严重的,给老师添了不该添的麻烦。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不过,就此事我谈谈自己的看法,请老师参考:第一,和前段相比,孩子学习态度比较端正,种种迹象表明,他是憋足了劲在学习;第二,考试作弊固然是坏事,但透过此事可以看出孩子有考出好成绩的强烈愿望,这比以前满不在乎、破罐破摔的心态不知要好多少倍;第三,孩子求胜心切,才做了错事,他并不是那种缺乏诚信、寡廉鲜耻的人,看得出来,这件事已经触动了他的心灵。

        接下来,我真诚地说:“老师,您带了语凡一年多,为这孩子没少操心,孩子的点滴进步无不倾注您的心血。语凡能在您这一班,是他的福气。如果换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他不知道会滑到什么地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您救的是孩子的慧命,您构筑的是孩子的心灵大厦,作为家长我不知道该怎样感激您。”

        班主任被我的诚意感动,他说:“通过和你交流,我决定在班里把事情消化掉。我看你对教育也比较内行,想听听你的建议。”我说:“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如果能尽量淡化此事,再给孩子以正面引导,相信孩子定能接受深刻教训,甚至还能化做前进的动力。我坚信孩子会给您争气、给班里争光的。”

        临走,我又见了儿子,带他出去吃了饭、买了生活必需品。自始至终我传递给儿子的都是关爱和信任,连一句“以后注意点”之类的话也没说。想想以前,为了一个小小的错误,我让儿子罚过站、跪过地板、没收过他的零花钱;如今这样的态度,着实让儿子从内心深处受到了触动。

        通过和老师沟通,我不但改变了老师对孩子的看法,还增强了老师对孩子的信心。后来得知,班主任和孩子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话,没有给孩子任何处分。孩子卸下了思想包袱,轻装上路了。

        接下来,奇迹出现了。儿子对妈妈说:“我真算服了,老爸和以前判若两人,这么大的事竟然没责备我一句。我再不刻苦学习,真说不过去了。”

        从此,儿子进入了健康成长的快车道,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拼命地弥补以前的欠账,学习成绩节节攀升。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把儿子从一名沉湎网络、全班倒数第一的问题少年,培养成重点大学品学兼优的学生,这在所有老师和同学眼里,都是奇迹。

        总结对儿子教育的成败,我深刻地认识到,家长在孩子犯错时采取不同的态度,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家教,的确是一门艺术。

        对待孩子犯错,不少家长凭自己主观臆断行事,不会换位思考。他们只看到孩子的过失,而并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其实孩子犯了错,他已感到理亏。如果父母不依不饶,孩子反而不感到内疚了,甚至还会理直气壮。打也打了,罚也罚了,责备也责备了,还能怎么样?“杀人不过头点地”,有了这样的心态,孩子哪里还会去反思自己的错误呢?不去反思怎么能记取教训呢?反思是提高认识、改正错误最重要的心路历程,失去了反思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没有经过深入反思,不会在孩子心灵打下印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长记性”,孩子自觉不自觉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说到底,是家长错误的家教方式把孩子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让孩子屡错屡犯。我认为接受孩子犯错的事实,充分尊重孩子,引导孩子思考,让孩子提高认识,比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要高明得多。

        正是因为这些感悟,我对“错误”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才能在儿子“考试照抄”事件出现时,立即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紧抓时机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摘自《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贾容韬著,作家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