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经济热点怎么看

    简政放权:释放新的改革红利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28日   10 版)
    谢正军/CFP

        今年年初,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曾制作一张项目审批流程的“万里长征图”,显示一个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审批,要跑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中心、站,盖108个章,共有100个审批环节,需要799个审批工作日。

     

        “万里长征图”是一个缩影,也终将成为历史。

     

        今天,一切正在悄然改变。目前,“简政放权”正按时间表有条不紊地展开。新一届政府成立不到100天,连续分三批下放了165项行政审批事项。“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改革正在释放前所未有的活力。

     

    取消就是归位

     

    让“市场之手”更灵

     

        上个月,《国家铁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公布,确定了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即“三定”方案)。

     

        有关专家指出,《规定》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企业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审批权,意味着以后企业自己修建的铁路可以与国铁接轨——这将释放出大量的自行建造铁路的需求。《规定》还取消企业自备车辆参加铁路运输审批权,意味着企业自行购买的车辆可以到国铁的线路上运营——这相当于将企业修建铁路的大门打开,将引发巨大的市场需求。

     

        “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就是为企业松绑。”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纪嘉伦说,此次国家铁路局职能的转变,就是要通过“简政放权”,将原来铁道部的职责分类梳理出来,交由交通部、国家铁路局、铁路总公司分别“接手”,改变铁道部“一把抓”的情况,“铁路总公司不再承担货运审批权,而是由总公司统一组织运输,这是推进货运组织改革的重要手段。现在实货运输,随到随运,并且可以预约,达到减少暗箱操作的目的。”

     

        铁路系统的简政放权只是一个缩影。

     

        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再次取消行政审批项目71项,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20项。其中,取消新油气田的开发以及对外合作项目审批。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常规油气田探矿权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垄断,取消相关项目审批,有利于新油气项目开发进度,为更多民营企业提供机会。

     

        “下放165项行政审批事项,这只是一个开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更多依靠市场,这将大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让发展更加高效。”

     

    取消不是放任

     

    让“监管之手”更硬

     

        作为审批权最为集中的机构,国家发改委无疑成为此轮简政放权的主要对象。在已公布的117个项目中,国家发改委(含国家能源局)有15个项目取消审批权,12个项目下放管理层级。

     

        取消的项目包括企业投资扩建民用机场项目核准、日产300吨及以上聚酯项目核准、乙烯改扩建项目核准、企业投资F1赛车场项目核准等,甚至包括目前社会关注的PX(对二甲苯)改扩建项目核准。

     

        然而,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并不等于没有监管。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的同时,坚持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防止出现管理真空。”

     

        对此,有关专家也表示,政府事前审批的“手”放松之后,解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问题,关键是要把事中事后监管的“手”硬起来。特别是对一些明显违规项目,要采取断然措施,该叫停的坚决叫停,切实维护全国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和法制统一。

     

        人们也注意到,从此次国家铁路局设置的7个机构就可看出,除了负责日常事务的综合司,负责组织起草铁路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参与研究铁路发展规划的科技与法制司,以及负责人事工作的人事司以外,其余“四司”均与监察、监管相关,负责铁路生产、运输、工程建设等各个步骤的监督和管理。

     

        纪嘉伦表示,《规定》中明确运输的责任主体仍是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局作为监管单位,对它进行监管、监督,“好比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关系。以前都是一家,出了事也批评,但分不清。现在来了裁判员,提出批评提出要求,把两者分开,更有利于安全的监管”。

     

    取消意味转向

     

    让“有形之手”更准

     

        从6月1日起,山东省寿光市对27项行政审批事项作出了调整。其中,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项,合并、调整行政审批3项。此次行政审批事项调整之后,出海船舶边防登记簿核发、外商投资企业财政登记证、工伤定期伤残待遇审批等,将不再需要政府部门审批。

     

        寿光市有关负责人透露,他们正向“服务型”“保姆型”政府转变,目前是切实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服务理念不断向便民方向转化。

     

        “我们需要从职能简化中关注政府工作重点的变化。”张立群分析,“一方面精简审批事项;另一方面,把工作重点更多放在监管和保障民生之上,让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更加有力。这正好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的确,在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一些政策部门把目光更多放在保障民生之上。例如,今年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在取消和下放了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更多关注让百姓走得了、走得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说:“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转变职能,这是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核心要求。我们把简政放权作为关键,改革追求的目标就是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百姓的出行需求。”

     

        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指出,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之后,“跑部钱进”现象能减少,国务院各部门的重心将转为加强宏观管理、加强民生保障。有关专家也指出,需要看到,简政放权只是转变职能的一个方面,未来还要从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比如财税体制、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和政绩考核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

     

        正如一位部委的负责人所言:“放权,一定程度就是利益的割舍,这是‘断腕’,甚至是‘断腿’。”但改革终将继续,市场的终将还给市场,阵痛之后必然迎来发展的新天地。(本报记者 冯 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