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图中趣味记儿时

    —中国传统艺术中儿童题材的作品之清代民国篇

    周 蓉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27日   12 版)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清代的儿童形象更加普及,漆器在清代再次兴盛繁荣,其中以婴戏为题材的雕漆作品小巧精美,很有特色。

        大英博物馆所藏两件18世纪清代漆盒上一件雕刻有孩童嬉戏,一件雕刻有母亲浴婴,黑色底面,红色人物,十分醒目。儿童嬉戏的漆盒上雕有一个孩童正在玩秋千(图1),可见秋千已经在儿童中流行。但是这种清代的秋千与现在的秋千有些不一样,现在的秋千两根绳子系在梁干上,而漆盒上的秋千则是在梁干上有一个固定的环,两根绳子都系在环上。可以想见这种清代的秋千玩起来恐怕需要一定的技巧性,不然肯定会四面转圈,还可能会撞倒旁边的柱子上。漆盒上的孩子用双脚支撑平衡,另有两个孩子一前一后推秋千上的孩子。右下角有孩童采花或者采药的样子,可见儿童从小就开始观察植物。

        浴婴漆盒(图2)上一个妇人正给一个孩子洗浴,另外还有三个孩子环绕左右,有趣的是洗浴的地点是在家庭的花园中,孩子们边洗浴边嬉戏打闹,十分活跃。无独有偶,仔细观察之下会发现这件漆盒上孩子浴盆的形状与宋代佚名画家所作的《仿周昉宫廷浴婴图》中浴盆形制是一样的,连婴儿蹲在浴盆中回头侧望母亲的这一人物动态也是一样的,而这两件作品相差了四百多年。我们无法推断是不是雕漆工匠曾经见过周昉的《浴婴图》,但是这种绘画的样式一定是广为流传。

        儿童牧牛(图3)的题材在清代开始流行,在一件清代的青瓷碗上民间工匠描绘了细柳如烟的水边儿童背着斗笠,骑着牛儿,放着风筝的形象,整个作品简明干练,虽然对于牛的形象把握还有一些稚拙,但是整个碗充满天真的童趣。清代的瓷盘中绘有儿童牧牛题材的瓷器非常多,还有一些小的瓷盘中画着儿童在柳阴燕语中牧牛的情形,这些来源于民间的绘画深深启发了后来的艺术家。

        另一件婴戏瓷盘中描绘了一对夫妇在书房中看着正在庭院里面玩耍的孩子,另外还有一个孩子在书房的二层(图4)。在这个瓷盘中出现了比较罕见的父亲的形象,大部分儿童主题的作品都是妇女和儿童,或者家仆与儿童,在中国家庭中父亲与孩子的关系较少地被描绘到。这件瓷盘中母亲将脸转向庭院,而父亲似乎是为外面的喧闹所打扰,转过身来。有趣的是,这件瓷盘中所描绘的书房的地板很有今天地板砖的感觉,或许这件瓷盘是清代晚期的作品。

        大英博物馆所藏一件《闹学图》(图5)据传是仇英的作品,但是从用笔设色看来更像是清人托名所作。无论是不是仇英的作品,画家都十分生动地表现了顽童在私塾打闹、睡觉的情形,而老师十分无奈地自己读书。孩童闹学不仅在绘画中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红楼梦》中就有儿童闹学的情节。清代孩子除了家庭教育就是私塾教育,闹学图劝诫孩子用心读书,也反映了四书五经与孩子性情相差过大的事实。相对于在私塾的放肆,清代的家庭教育却非常严格,一件卷轴作品(图6)可以看成是一张有一定情节的全家福。前景中有两个小孩子和两位少年,两位少年可能是两个孩子的哥哥。中景中是端坐的妻室,另有一位妇人走到庭院中看着孩子玩耍。远景上,也是整幅画面的最高处,是出游归来的父亲。整幅画面凸显了父亲的崇高地位,虽说是婴戏图,但是这些孩子的动作看起来非常僵硬,妇女在家中虽然端庄但是似乎与孩子没有什么沟通,例如坐在床上的妇人对于攀援她手的婴儿一点儿也不理会,完全不像给孩子洗澡的母亲,家庭成员之间没有什么沟通,画面虽然精致却了无生气。这件作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清代古板的家庭生活,封建礼教的约束让人们将亲情深深藏于心底。

        近代以来随着人物画的发展,婴戏图又一次活跃起来,齐白石的《婴戏图》(图7) 中孩子有抬轿子的,有摔倒的,还有生闷气的,十分生动。溥心畲也曾经画过《婴戏图》(图8),庭院中的孩童围在水盆边放船,溥心畲曾经经历过战争逃难,外敌侵华的战争让他十分愤恨,这件《婴戏图》的背后隐约有着寄希望于后人,希望国家有强大海军的梦想。

        儿童题材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颗明珠,给我们留下了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珍贵资料,是一部中国家庭生活的历史。同样,正如家庭是社会的镜子一样,儿童题材也从各种细节中反映着社会,社会的动荡联系着家庭的变迁,我们发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时代儿童题材的作品就会比较多,宋、明、清的儿童题材作品较多,因为稳定的历史时期给稳定的家庭提供了前提。相反,战乱的年代很难找到儿童题材的作品。

        但是通过研究也会发现,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女孩的形象极为罕见,大部分都是男孩,这种重男轻女的现象也让人惋惜。另外,似乎在儿童题材作品中父亲经常缺席,父亲为了保持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仪而与家庭成员疏远。

        令人庆幸的是儿童题材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中国古代儿童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它们虽然没有电视影音,但是滑梯、竹马、秋千、提线木偶、手鼓都是他们的伙伴。儿童意味着未来,他们是吉祥、繁荣的象征,孩子的幸福关系到家庭的美满,不论时代如何改变,人们对孩子健康幸福的期盼没有改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