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民的各类投诉、咨询、建议,只要有网民所针对的职能部门或具体地址,立即就会清晰地显示在“饭米粒网”的网络问政地图上,党政“一把手信箱”及其所在街道办事处的微博传播平台、社区居委会的微信办事窗口马上就会做出反应,遍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百余人“网络发言人”团队就会闻风而动,问政网民的手机上当天就能收到政府职能部门的明确答复或处理意见。这是日前本报记者从珠海市香洲区委宣传部“饭米粒网”创办三周年纪念活动现场看到的一幕。
当天获奖的网民“爱如空气”网友对记者说,“饭米粒网”如今堪称香洲老百姓网络问政的“星光大道”!
党政“一把手工程”
2009年8月,城中村拆迁中一起“半边楼事件”将香洲区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幢两家合建的四层楼房因为其中一家未能与开发商达成补偿协议,造成了一半早已拆除,另一半却还住有居民的尴尬。不仅拆迁户思想工作难做,就是普通群众在面对公共事务和城市管理中的利益问题时,干部们也很难说得上话。“对困难群众说不下去,对年轻群众说不进去,对年老同志说话常被顶回去”,干群之间沟通难成为群众工作很难突破的瓶颈。
“半边楼”风波引起香洲区党政班子的集体反思。面对面沟通难,网络上沟通行不行?怎样让网络这个群众普遍接受的交流平台成为最便捷的执政资源和做好群众工作最有效的手段?
“网络时代我们必须学会运用互联网,与网民及广大市民在网络上平等互动。”香洲区互联网宣传管理中心主任李磊对记者说,网络问政平台建设由此被列为香洲区重点建设项目,“饭米粒网”成为连续三届香洲区党政班子的“一把手工程”。网络政民互动被纳入了香洲区各级党政干部的奖惩依据,区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都通过平台直接受理网民的投诉和建议,大家都做到了“一对一”听取意见,“点对点”解决问题,可以直接办理的事项5个工作日内办复,复杂事项15个工作日内办复。
网络问政“不白问”
“饭米粒网”开通网络问政平台不久,网友“邻家小妹”“胡一刀”先后给区委书记信箱写信,列举兰埔花园小区脏乱差“十大顽疾”,引来众多网友“拍砖”“灌水”,不少网友断定“网络问政不过是一场时髦的官场秀,问了也白问”。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网络呼吁和批评跟帖却引来了区委书记的诚恳接受和亲临督办。身处暴风中心的前山街道办干部主动做好网民沟通工作,拿出整治方案征求网民意见,并在网络论坛晒出“保证十天环境大变样”的工作台账。此后,兰埔花园建筑垃圾、卫生死角的全面清理只用了三天时间,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也随之建立起来,引来网友好评如潮。
“饭米粒网”让百万香洲市民人人手中都有一支可以随时议政问政的“麦克风”。不管是违章建筑泛滥、街口环境卫生差、路灯不亮、烂尾路堵塞交通等市政难题,还是市区盲道不规范、人行道沙井盖丢失、噪音扰民、乱摆卖等琐碎小事,一旦倾之于网络问政平台,一切都在雷厉风行而温情脉脉的氛围中逐一化解。天长日久,“饭米粒网”便成了香洲市民心仪的网上家园。
打造城市“雷锋网”
通过湿润、加温、揉拌,让无数分散的“米粒”个体结成彼此依存的“饭团”,不仅是香洲区政府网站“饭米粒网”最初的文化创意,而且代表了这个网络团队要让市民“团”在一起,最终成为城市“雷锋网”的道德追求。
去年2月,“饭米粒网”在市民中发起一场人人勇捉“垃圾虫”的摄影大赛,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手拍下那些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并把自己拍摄到的照片发布到“饭米粒网”论坛上,再由“饭米粒网”制成宣传图片在全区机关、社区、学校和企业巡回展出。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市民打造干净、优美、文明、幸福城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久前的一天,“饭米粒网”一则图文并茂的《好学妹》故事引发了网友的普遍关注,一辆回收家电的人力三轮车上,有个河南农家小女孩趴在车上写作业,小女孩的妈妈一边帮小女孩挡风,一边教孩子写字。众“饭团”纷纷提出要帮助“好学妹”,经过这些“网上雷锋”的爱心帮扶,失学的“好学妹”终于免费入读城里的小学。一批批各种类型“香洲好人”的网上投票评选活动,更为“饭米粒网”聚集了一大批热心公益、积极帮助困难群体的铁杆网络粉丝。从无休止的网络投诉、发泄牢骚,到结成爱心团队传递正能量,珠海香洲区“饭米粒”的转型升级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的温暖和力量。(本报珠海6月25日电 本报记者 杨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