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23日 星期日

    非遗传承

    咨卡火草褂

    作者:白付平 杨朝兴 撰文/摄影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23日 10版)
    李桂兰与学徒清洗火草叶
    量体裁衣
    排火草线
    男式火草褂

        “咨卡山高坡连坡,妹采火草几大箩,叶叶火草捻成线,织件草褂送阿哥……”这首民歌,唱的就是云南省马龙县马鸣乡咨卡村的彝族火草褂。彝族最古老的服饰是用树皮、火草、麻、兽皮等原料制成,咨卡火草褂,就是早期彝族服饰的一个缩影。咨卡村有80%的人是彝族,现年68岁的李桂兰是火草褂编织手工艺传承人,在村里有十几个学徒。

        每年5月至8月,是采火草叶的季节,李桂兰带着学徒将采回来的火草叶清洗、晾晒,撕下火草叶背面的洁白绒衣,慢慢搓捻成细长的火草线,然后就可以纺线织布了。经过十多道工序,一般要30多个工作日才能织就一件火草褂。男式的火草褂用青蓝色的布条镶上边,钉上棒头纽扣。女式的则不同,不镶青布边,不开领,前一块后一块火草布,缝制成套头的式样,穿时系一根腰带。一件完整的火草褂,重量在1.5公斤以上。

        火草褂是彝族人民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必备的盛装礼服,同时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品。彝家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如果姑娘送给小伙子一件火草褂和一双“皮拉踏”(像布鞋),说明姑娘已答应小伙子的求婚。送火草褂时要有很多证人,他们吹起短笛、弹起月琴,围成大圆圈,边歌边舞……小伙子接受了姑娘的火草褂后,双方就准备成亲的事宜。成亲这天,小伙子必须穿着姑娘送的那件火草褂去迎娶新娘。结婚后,他们俩会把这件火草褂视为最宝贵的订情之物好好珍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