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

    寻找最美基层文化工作者(21)

    为了圆年轻时的文艺梦

    ——记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老年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在尧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18日   02 版)

        跑完步的何伟刚回到家,门铃响了。打开门,一个满头大汗的老人扶着门框,气喘吁吁:“你好,我是区老协的负责人杨在尧,听说你要捐助我们?”

        何伟心头一热。原来晚饭后,他沿着马路跑步,看到一群老年人在广场上跳舞,节拍欢快,舞姿翩翩。只是他们的音响设备不时发出吱吱的噪音。何伟把一个正在跳舞的大娘拉到一边,问清是区老年协会组织的活动后,说:“我家里正好有一套八九成新的音响,很不错。这是我电话,让你们负责人明天来找我,我送给你们。”

        让何伟没想到的是,负责人居然这么快就回了电话并赶到了家里。详谈后,私人老板何伟的一套价值十几万元的音响成了昭化区老年协会的第一笔大额捐赠,这让当时正为钱发愁的副会长杨在尧看到了希望。

        昭化区是四川省广元市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一个区。2004年,区委领导找到刚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位上退下来不久的杨在尧,希望他能挂帅把老年协会组织起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为了圆年轻时未能从事文艺的梦想,让老年文化不荒芜,有着近4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杨在尧接下了这个任务。

        钱成了最紧迫的问题。财政拨的2000元启动经费买完办公桌椅就没剩什么了,拿什么开展活动,发展会员?老杨拉下老脸,放下身段,一家家拜访部门和企业的负责人。有人跟老杨说:“你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些娃儿还在吃奶呢,你干啥要低三下四地求他们?”老杨笑笑:“我又不是为我自己的事儿去求人,这不丢人。”

        三百、五百、一千,走了近40个部门和企业后,老杨和他的同事们筹措了近3万元资金,采购了乐器和服装,找到了场地,老年协会能开张了。

        有了钱,还要找人。在这之前,昭化的群众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老年人平时忙些家务,闲了打打麻将,要把他们叫来参加老协的活动可不容易。

        “磨人得很!”说起当年被老杨拉去活动,如今成了老协门球队骨干的何兴华笑着说,“我说我要看孙子,没时间。老杨一次又一次到我家,都来了四五趟,让我来试试,看着他都70岁的人了,不好拒绝。玩了一次两次以后,真的喜欢上门球这项运动了,去年我们队还拿了全市门球比赛第二名。”

        舞蹈队队长刘慧、健身一队队长孙琼华、健身二队队长杨伦秀等20多名骨干都是他用真诚、耐心死磨烂缠来的。老杨总说:“打好门球队和舞蹈队这两张牌,才能更好地展示昭化,宣传昭化。”的确,如今,不仅这两张牌算是打出去了,整个昭化老年文体事业都发展起来了。

        在老杨的带领下,老协成立近10年,从2000元起家到如今近百万元的固定资产,从建立初的40余人发展为200余人,先后组建了4支门球队、两支健身队、舞蹈队、盘鼓队、民乐队等。在区老协会带领指导下,乡镇建立起了老协组织,乡镇老协队员从零起步发展到2000余人,先后参加抗震救灾、移民库区演出等近千次各类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昭化区的群众文化生活。

        年过七十的老杨还在为老协的事业忙着,用他的话说:“我退休了,可还是党员。”每天傍晚放下饭碗,他骑着自行车去昭化城区四个跳广场舞的场地查看电源;队员们生病了,老杨买上水果去看望;要演出了,老杨熬夜写快板写小品;多处比赛训练场地,总能看到精神矍铄的他跑前跑后,为队员端茶递水、嘘寒问暖,照顾受伤的队员,那是昭化文化事业一道独特的风景……

        2012年昭化区在全市首届老年运动会上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二,成为老年文体事业的强区。在十余万人参加的昭化区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中,老杨被评为执著的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老杨所有的忙碌只为将责任与梦想化作坚守的动力,把毕生为民服务化作47年党龄老党员的追求。(本报记者 张 焱 本报通讯员 邹贤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