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难题的有益探索

    ——重庆农商行“以农为本”金融服务模式调查

    本报专题调研组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18日   15 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致富、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力量,但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农村地区在发展现代商业性金融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难题,有效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是2008年6月改制组建的全国第三家、中西部首家全市统一法人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前身是重庆市农村信用社,2003年6月成为全国首批改革试点信用社,2012年12月在H股主板上市,成为全国首家上市农商行、首家境外上市地方银行和西部首家上市银行。在改革过程中,重庆农商行坚持“改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始终秉承服务“三农”的宗旨,连续多年一直是重庆市最大的涉农贷款银行、中小微企融资银行和个人信贷银行。重庆农商行也在服务“三农”中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其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农商行前列。

     

        主要做法

     

        在金融改革使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农村存款流向城市的资金“虹吸”现象,使金融介入和渗透“三农”业务的程度普遍较低。重庆农商行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服务“三农”因此成为重庆农商行发挥竞争优势、拓宽市场空间的现实选择,也成为实现企业价值、确保对股东良好回报的关键举措之一。

     

        ⒈探索“以城哺农”模式,实现“支农扩张”与“回报股东”有效平衡

     

        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的经济环境较差,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农村贷款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大,农村贷款的综合成本目前在总体上高于城市3个百分点。一些农村金融机构为了追逐商业利润,将支农资金异化,导致“三农”发展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银监会提出要确保涉农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当年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如何化解政策性支农与商业性盈利的矛盾,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发展难题。

     

        重庆农商行在信用社时期涉农不良贷款最高时超过了全部不良贷款的60%,目前涉农贷款不良率仍比全行贷款的不良率高近1个百分点。在1200多个农村网点中,还有300多个处于亏损状态。重庆农商行认为,“三农”的发展环境决定了支农贷款的高风险、高成本和低回报,但“三农”业务不能纯粹趋利,微利甚至不赚钱都要坚定地做。在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和重庆统筹城乡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背景下,重庆农商行确定了金融服务“以城哺乡”,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差别管理、分类指导、个性考核,积极支持重点项目落地,加大对优势产业和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以中间业务为核心的新业务,让城市中心区域的分支机构像商业银行一样运作,参与市场竞争,拓展利润空间;让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立足“三农”和小微企业。依靠做优城市业务来保证股东回报和自身的良性运行,进而“抽肥补瘦”,保证支农业务的可持续性。

     

        ⒉促进农村金融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助力涉农企业、农户发家致富

     

        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根源于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脱离”。发展农村金融,最关键的是要推进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有机融合。

     

        重庆农商行从农业产业链的角度而不是从单一农户或农业企业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与创新,深度介入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以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和有效运转,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建立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导机制,引导农业产业链与农业区域专业化和规模化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线”和“面”的协同发展;为农业技术化、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服务提供融资便利,促进农业产业链与先进生产要素相结合;为新型农业生产合作社提供融资便利,促进农业产业链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组织相结合;为专业大户、职业农民、技术能手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用金融杠杆促进农业产业链与现代农村人力资本相结合。

     

        这些促进农村金融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产生了“三位一体”的效应:一是有利于农村产业链的形成和有效运转,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了传统农业项目风险高、收益低的问题,增加了农业对资本的吸引力,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二是有利于系统性化解产业链上农户以及生产、流通等各环节企业组织的资金约束,增强对农户的金融服务能力,解决了农村金融的“生根”问题;三是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角度进行资金配置,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的运行风险,提高资金配置的总体效益,提升贷款质量,解决农村金融商业化运作的可持续问题。

     

        ⒊创新支农体制机制,激发基层支行“金融支农”的热情

     

        改制后的重庆农商行,结合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市情,以助推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基本理念,在总行成立了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和三农业务部。三农业务部下设农业产业化中心、农户服务中心和“三农”产品研发中心。

     

        重庆农商行还将主城以外的31家支行定位为三农业务支行,试行“三农”业务单独编制经营计划,单独配置经营资本,单独安排营业费用和固定资产投入;将“三农”业务与城市业务授信审批分离,成立专门的涉农贷款授信审批部门,配备专职审贷人和独立检查人;制定“三农”信贷业务单独准入标准,完善定价模型,合理确定利率,提高利息收入覆盖风险的能力。

     

        为充分激发三农业务支行支农的积极性,总行在考核分配上予以倾斜,如按全年涉农贷款利息收入的20%直接调增三农业务支行的考核利润,考核利润绩效比例高出城市支行1.5-4.5个百分点;合理确定涉农业务风险容忍度,新增贷款不良率、迁徒率分别预设3%和5%的容忍度,高于城市支行2个百分点,呆坏账核销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适度放宽条件;积极探索基层分理处农户贷款管理试点改革,按农户贷款利息收入的15%提取奖励基金,奖励给客户经理和一线信贷人员。这些举措,有力地激发了基层支行的支农热情。

     

        ⒋加强涉农信贷产品研发,满足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各类有效需求

     

        随着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农村的金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重庆农商行坚持“特色化、个性化、人性化、流程化”的金融创新理念,大力研发适合农村市场各类主体需求、个性鲜明、门类齐全的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近年来共创新推出涉农信贷产品50余个,相当于改制前50多年的20倍,形成了从传统农户到农村各类市场主体,覆盖信用、保证以及各类抵质押担保方式的比较完整的产品链。

     

        由于城乡二元的产权制度结构,大量的农村集体资产无法进入融资市场,农村普遍缺乏融资抵押物,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如何激活农村的沉睡资产,建立基于现有农村产权的抵押金融制度,是农村金融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从2009年开始,重庆农商行开始探索基于农村林权、农村居民房屋所有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三权”抵押贷款产品设计。

     

        根据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重庆创新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鼓励农村地区把农民宅基地和公共闲置用地复垦为耕地,形成地票在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既保证了耕地面积不减少,又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形成地票首先需要进行土地复垦,而复垦就需要农民有前期的大量资金投入。为了满足地票运行的融资需求,重庆农商行创新推出农村土地复垦项目贷款,通过封闭监管贷款使用、专用账户锁定地票交易资金等措施,既确保了贷款资金安全,又促进了农户增收。

     

        重庆农商行还针对农民工创业,设计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出国务工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为促进农村消费,设计了巴渝新居贷款、家电下乡贷款、新型农村社保贷款。除了“三农”通用金融产品外,重庆农商行还鼓励各区县支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推出了铜梁核桃联保贷款、农产品鲜储保证贷款、丰都肉牛养殖贷款、武隆农家乐乡村旅游贷款、开县新农村农房建设贷款等创新特色金融产品。

     

        ⒌打造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四维”渠道,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农家门口

     

        致力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通过搬迁旧网点、新设网点、设立定时定点服务等方式,优化网点布局,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截至2012年3月末,重庆农商行在农村地区设立网点1293个,占全部网点的73%;投放到农村地区的自助设备2316台,占全行的76%;设立定时定点服务点26个,进一步方便了偏远地区的农民、个体工商户办理金融业务。

     

        建设农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务点”。在西部首推“网点+村委会”模式,通过布放农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采取网点和村委会共同管理,依托村委会或农村小百货门市等固定场所建成“便民金融自助服务点”。主要办理补贴支取、小额现金调剂、自助缴费等业务,特别适应撤乡并镇街道和重点行政村金融服务需求,尤其是在兑付种粮直补、社保低保等各类惠农补贴方面,能有效解决农民取款路程远、取款成本高、等候时间长等实际困难。目前已设立672个,年末将达800个,覆盖重庆市32个区县边远乡镇,让400多万农村居民“足不出村”便可享受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

     

        推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用现代科技满足新生代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重庆农商行手机银行客户数已经突破94万户,累计交易额超过2800亿元。同时,实行费用全免,累计免收近9000万元,深受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喜爱,而其中80%以上的手机银行用户为农村居民。随着ATM机具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布设、网上银行的逐渐推广,重庆农商行还发行了全国首款针对农民工的专用银行卡——“江渝乡情卡”,并独家捐赠1000万元发起设立“江渝乡情慈善基金”,专项用于补贴重庆籍农民工使用“江渝乡情卡”异地汇款手续费。截至2013年3月末,累计已发放乡情卡近500万张,补贴农民工异地汇款手续费近600万元。

     

        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给群众带去“增收致富经”。自2012年以来,重庆农商行在全辖支行组织了100多个“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组,通过走街道、下乡村、进厂企、访社区、到异乡等方式宣传普及金融知识,让农民群众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到目前已开展“送金融服务下乡”集中宣讲会1.1万场,惠及重庆100余万农户。

     

        重庆农商行推出的便民惠民服务,增进了金融机构与农民的有机联系,拉近了银行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为“三农”业务的拓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初步成效

     

        近几年,重庆农商行涉农贷款年均增幅保持在30%以上,明显高于贷款平均增速,涉农贷款不良率也从过去超过16%降到了2%以内。到2013年3月末,重庆农商行涉农贷款达800亿元,居全市第一,占重庆市涉农贷款总额的26%,农户贷款356亿元,占重庆市的70%,发挥着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⒈有效破解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三农”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矛盾

     

        农村金融服务中一直存在着“三农”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矛盾。在“三农”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惜贷”、“惧贷”,使“三农”发展面临着“金融贫血”的困难。

     

        在服务“三农”的金融创新过程中,重庆农商行在全市率先推出了林权抵押、农房抵押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三权”抵押贷款,有效地探索出了一条破解农村融资难题的路径。这一解决农村融资担保难的“破冰之举”,得到了银监会,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积累了重要经验,促进了重庆市“三权”融资管理办法的出台。重庆市政府专题召开“三权”抵押贷款工作会,将重庆农商行确定为“三权”融资的主办银行,并出台专项风险补偿政策。

     

        ⒉“点石成金”培育出一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农业产业的形成

     

        重庆农商行的流动资金贷款发放周期短、手续简便、周转性强、融资成本低。对正处于创业关键期的农业龙头企业来说,这些流动资金贷款,几乎每笔都能“点石成金”。如重庆农商行授信3.65亿元支持潼南县打造“西部绿色菜都”,共培育10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0余户,支持专业合作社30多个,发展蔬菜合作流通组织15个。

     

        重庆农商行以“壮龙头,扶持支柱产业;拓县域,培育特色产业”为着力点,推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经济组织+农户”等贷款模式,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了丰都肉牛、潼南蔬菜、荣昌生猪等一大批规模型、科技型、特色型农业产业化项目。截至2013年3月末,重庆农商行涉农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余额超过430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500家。

     

        改制后的重庆农商行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将金融支持的重点转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小城镇化。2009年初启动的“323”支农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新增200亿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县域城乡统筹项目300个。到2010年,“323”计划的新增支农贷款提前投放完毕,共支持相关企业和项目330个。

     

        重庆农商行还抓住重庆地票交易和户籍改革的机遇,推出了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贷款,促进农民转户进城和增加财产性收入。截至2013年3月末,共发放土地复垦贷款超过61亿元,支持了23个区县10多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帮助25万多农户转户进城和改善居住条件,同时带来地票交易和农户储蓄存款超过136亿元,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重庆农商行还以就业再就业贷款、个人助业贷款、“商易贷”系列产品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专业大户、农村中小企业、小城镇建设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将信贷资金向农村业务倾斜,并没有影响到重庆农商行股东的利益,也没有影响到其自身发展的商业可持续性。截至2013年3月末,资产规模突破4800亿元,是成立时的3.5倍;存款余额突破3300亿元,是成立时的3.1倍;贷款余额突破1800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以内,拨备覆盖率突破400%;资本实力显著增强,资本充足率保持12%以上;成立5年实现净利润突破160亿元,纳税突破80亿元。主要经营指标在全国同类机构中居前列,核心资本充足率等三项指标在17家中资上市银行中处于领先,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全球银行500强。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多次荣获重庆市政府颁发的“金融贡献奖一等奖”、“重庆市企业集团纳税50强”、“最具社会责任金融企业”等荣誉称号。

     

        对策建议

     

        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水平有明显提高,但整体来看,农村金融服务仍然还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重庆农商行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更好地发挥现代金融对城乡统筹和农业现代化的助推作用,还需要从多方着力。

     

        ⒈完善激发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政策措施

     

        调研发现,截至2012年末,重庆农商行1293个农村地区营业网点的平均存款余额,仅为城市营业网点的26%,其中还有300多个网点处于亏损状态,只能用其他网点的经营利润补齐“支农亏损”。建议出台对农村金融基础建设进行财税补贴的政策措施,充分激发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考虑出台对涉农贷款和农村网点的营业税实行全额减免,对涉农贷款的增量和存量分别按照不同的比例予以补贴以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等政策措施。

     

        ⒉地方政府应“积极作为”,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各地区农村经济金融环境存在巨大差异,各级地方政府针对本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农村金融支持政策,对释放农村金融创新活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重庆市政府出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建立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农业保险体系;成立兴农担保等政策性保险公司,构建了政策性农业担保机制;出台了关于农村“三权”抵押融资的八个专项文件,设立市、区(县)两级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正是在这些支持政策的推动下,重庆农商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扩张“三农”业务的“胆子”更大了,步子更快了,实施的效果也更好了。

     

        ⒊鼓励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发展,以“鲶鱼效应”激活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

     

        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适度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降低了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截至2012年末,重庆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达29家,覆盖了包括9个国家级贫困县和3个省级贫困县在内的70%区县,其中,村镇银行26家(含2家批筹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2家、贷款公司1家,总资产余额达118亿元,贷款余额82亿元。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虽然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份额还很小,但在局部地区已经对重庆农商行产生了竞争压力。这种压力产生的“鲶鱼效应”,激活了重庆农商行持续不断推进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但无论从全国还是重庆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力量还很弱小,应进一步制定完善农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体系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适当调整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执笔人:李敬 张国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