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15日 星期六

    吐鲁番郡王家谱首揭面纱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15日   07 版)

        本报乌鲁木齐6月14日电(记者王瑟)日前,在新疆档案馆举办的“新疆历史记忆档案展”中,一份清朝时期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郡王额敏和卓及其后裔的家谱首次与公众见面。

        这份家谱是1901年(清光绪27年)吐鲁番鲁克沁郡王额敏和卓后裔、第八任郡王叶明和卓承袭爵位时,按当时的规定呈报清朝政府的。

        额敏和卓是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首领,1720年归附清朝后多次协助清军平叛,屡立战功。1759年,额敏和卓因功勋卓著被封为“贝勒”,旋即晋封为“郡王”衔,并准予世代承袭。

        据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清朝新疆历史的专家介绍,郡王为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清代王爵分为亲王、郡王,其中郡王是次于亲王的第二等爵位。郡王多为宗室皇亲和对有功之臣的奖励加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每世递降一等,一种是世袭不降等,不降等的都是有显赫军功的郡王。

        展出家谱中记录了自首任郡王额敏和卓至最后一任郡王叶明和卓150余年来的家族历史演变,包括爵位承袭、受封情形及生卒年月等,比较清晰完整地反映了整个家族成员构成及其社会关系。

        《新疆历史人物》一书中记载:在当时宫廷的紫光阁里陈列了额敏和卓的画像,还有诗称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宜”。乾隆皇帝曾有过上谕,认为叶尔羌、喀什噶尔等是南疆重镇,派遣官吏须慎重。只有让吐鲁番的额敏和卓管理叶尔羌,才能信得过。

        同时这份家谱也是这位杰出爱国者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推动边疆地区繁荣发展的有力证明。史学家认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额敏和卓的一生都是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一生。

        “新疆历史记忆档案展”是为宣传国际档案日举办的,150多平方米展厅里分别展出了两汉至清朝、民国至新疆和平解放、自治区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4个历史阶段百余件珍贵的档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