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童书出版日渐繁荣,各种类童书系列纷纷涌现。但其中也存在鱼龙混杂之状,不乏盲目跟风和粗制滥造之作。在希望出版社日前举办的“希望原创带动西部儿童文学繁荣”首届论坛暨青年作家汪玥含作品研讨会上,围绕这位年轻作家的作品和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中存在的误区,与会专家展开了讨论。
误区一:只见故事,不见人物
不久前,一篇题为《文学人物画廊就要关闭了》的文章引起了文学评论家束沛德的关注。文中提出,现在每年出版的几千部中、长篇小说中,很难留下有血肉的人物形象。“多年来,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产生过一些经典的人物形象,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皮皮鲁,还是后来的大头儿子、贾里、贾梅、马小跳等,都很生动活泼,深受小读者们喜爱,并一直留存到了今天。但在现在的作品中,只见故事、不见人物的现象也十分明显。儿童文学中充满了各种有趣的故事,但忽略了好故事应该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束沛德说。
北京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也提出:人物是小说之本。“沈从文先生曾传授经验:贴着人物写。这是我们所有从事小说写作的人应该记取的,我们可以把心思用在主题上、用在反映时代风貌上,或者其他任何方面,但这些往往是不可靠的。因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因为时尚可能将我们迷乱,因为若干陈旧、僵化的观念给我们误导,这让我们常常写出歪曲、走样的文字。”
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曹文轩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个人物,就贴着他写,写活他。
以汪玥含的《狂想家黄想想》为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作家金波分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女生太复杂’这章。当小男孩黄想想发现女同学的某些不真诚时,他很痛苦,也因此慢慢地变得成熟,变得更加乐观、豁达,展现出男孩子精神世界的成熟过程和他们精神生活上的追求。”书中生动、清晰塑造出一个好学向上、喜爱文学、酷爱狂想、慢条斯理、好强却胆怯的小男孩黄想想,让人印象深刻。
误区二:校园文学走进“班级文学”窄胡同
也有专家提出:儿童文学在写校园生活时,越写越窄,校园文学快变成班级文学了。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作家张之路说,很多儿童文学对正直、正义、诚实等品质、价值判断,以及命运等方面挖掘得不够,没有给小读者思考的机会。“当我阅读这些和校园有关的小说时,不禁想到‘班级小说’的概念。学生可以不走出教室和班级,但是故事的思想深度和内涵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班级和教室。”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作家金波也认为,“校园文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但如果越写越窄,只写到一个班级,作品就不够厚重了。”他认为,儿童文学虽然写的是校园、儿童,但是作者要胸怀社会,要把社会生活当中的那些要思考的问题融汇到作品当中。
误区三:死亡描写太多
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发出警告,现在儿童文学里死亡的成分太多了,必须警惕。“我发现写作死亡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仿佛有了死亡,整个作品就真实了、深刻了、强烈了。”刘绪源举例说,儿童小说《小鹿波波》里,小鹿的母亲被车碾死了,小鹿被好心的司机救回来后,司机当晚出车祸死了,后来小主人也死了,小鹿波波被抓去杀掉了,整本书的死亡、抑郁气息太浓厚。
现在很多儿童文学作家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但魔幻现实主义诞生在战争时代的南美洲,背景是兵荒马乱,那时人们对死亡的感觉,跟现在不同,模仿其实并无道理。”刘绪源说。与会专家多认为,给儿童写死亡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儿童太单纯,面对死亡的恐怖时没有“解药”,所以儿童文学中对死亡的描写必须谨慎。
束沛德建议,最近一个时期,“中国梦”成为热门话题。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梦想的重任落在他们身上,儿童文学中应该充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作品基调应当昂扬、明朗、温暖、快乐。(本报记者 李 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