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高考在端午节前结束。随迁子女异地高考以只有数千人报考的“清冷”场面和此前一年里公众关注度的“热切”形成明显反差。千万人期待的首度异地高考为何“遇冷”?
“有些地方政策出台晚于高考报名时间,外地考生只好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报考,或解决在地户口,或回原籍报名。”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郑若琳如此解释。
据公布的数据显示,浙江符合异地高考报名条件者超过一万,实际参考人数却仅有984人。辽宁省今年符合异地高考报考条件的人有5000名左右,而实际报考人数仅为552人。江苏符合报考条件者约为4000-5000人,最终报名的只有347人。湖北符合条件的考生约为2000人,但最后实际报名的仅有219人。在河南参加高考的则只有49名外省户籍考生。
有些省份政策明确时间晚于报考时间,确实是一个客观原因,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为何上述这些省份大比例符合条件的考生选择放弃这一政策。
“江苏本身的高考竞争压力也比较大,一些非本地户籍的考生可能认为留在江苏高考并不占优势。”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一位工作人员说。实际上,今年开放异地高考的省市并非矛盾突出地区,人口流入相对较少,高考竞争也激烈,考生认为回原籍高考更为划算。
郑若琳说:“异地高考考生密集的‘北上广’门槛太高或开放度太低,如北京不仅设置了很高的居住与社保要求,而且仅将高职院校录取对异地考生放开;广东则规定,符合条件的考生2016年起才可以报名;上海也设置了很高的准入门槛,致使符合报名条件或有兴趣报名的考生少。而在异地高考政策宽松的省份,又因本身高考竞争激烈而使符合条件的异地考生更愿意选择回原籍参加考试和录取。”
门槛高的地方不能报名,门槛低的地方不愿报名。这意味着异地高考的改革仍在原地打转的关键仍是“北上广”。
“在分省录取体制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仍高度集中于北上广及其他一些较发达地区的情况下,即使全国各地均对考生放开异地高考,异地高考的考生也将高度集中于‘北上广’等少数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厚的发达省份。”郑若琳说。
除客观原因外,首度“遇冷”也促使人们对异地高考政策进行反思。有专家认为,异地高考政策仅作为“政府意见”,各地自行规定实施方案,让部分考生存有顾虑,而政策中所涉及的要素或程序又缺少明确规定,使外地家庭摸不清门道望而却步。郑若琳也认为这种情况“的确可能存在”。
“因为省情不同,省域之间差异很大,教育部无法出台具体的政策,只能提出指导性意见,具体政策仍需由各省市自行制定。出于对地方保护主义的顾虑,加上有些政策不够明确,外地家庭可能会自觉回避因对在地政府不信赖或对政策的模糊认识而带来的考试风险,而选择回原籍考试的保险做法。”郑若琳说。
异地高考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涉及户籍、社保等诸多基础性问题,盘根错节,影响范围之大、争议之多、情况之复杂,远超一般教育议题。但教育公平是“硬道理”,此前的政策推动也可以看出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勇气和决心。“北上广”等地政策目前虽然与公众期待相去甚远,但是这些地方中小学学生中随迁子女的比例已经很高,并且可能越来越高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解决这一问题不会仅仅是“政府动力”。
异地高考下一年度会不会“升温”不得而知,首度“遇冷”会不会引发明年政策调整也不得而知。但至少今年,这一政策已经踏踏实实迈出了第一步。哪怕只有一个考生参加异地高考,也已体现出了高考公平的方向和信心。(本报记者 李玉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