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13日 星期四

    电影《烛光之约》让我激情澎湃

    ——致光明日报社总编辑的一封信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13日   04 版)

    何东平总编辑: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师范生,马上面临毕业,却不知道前方在何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参加了5月29日的第三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本来只是抱着去看看的心态,但是没想到,在不到3个小时的过程中,我却被深深地感染了、震撼了!

     

        教师,曾经是我向往的职业,但是渐渐地,那种崇高的理想离我远去了,我找不到精神的方向,嗅不到灵魂的芬芳,甚至不知道除了物质的享受与追求,我还能赋予生活什么样的意义——大概生活的意义也不过如此:活着、自己、吃穿用度。我想我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了,留在这个城市、找一份优越的工作、闲时旅游、将一切能物化的东西都归于生活之中,若还有精神的田园,也不过是几本书,几部电影,浅薄的感叹权充做深刻的思想吧。但是当我听到在启动仪式上,何总编辑说“今年的活动,会增加一些创新模式,包括开展弘扬教师崇高师德的公益送电影活动”时,我的心头为之一紧,现今的中国电影创作和出品,已经很难看到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因此在我看了贵社出品、坤典公司策划拍摄的电影《烛光之约》后,我竟然哭了!

     

        这是一部以真实的人物为原型改编的电影,我记住了那个老师,在影片中,大家称他为“杨老师”,在一个小小的獐子岛,带着一群学生,天天伴着海边的日出日落,他的理想、他的家、他的生命都被定格在这个地方,每天走上讲台、走下讲台,每天走进教室、走出教室,直到最后倒在校门口。在一个海风轻抚、月朗星稀的夜晚,杨老师带着学生的拥抱,离开了!

     

        电影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我是个很不听话的学生,在喧嚣的城市,过着喧嚣的生活。我遇到过很多很多的老师——在我不想上课的时候,老师陪着我坐在黄河边,看着眼前湍急的黄河汹涌流过;在我只默写出5个生词的时候,老师给我了一百分,因为她说,虽然少,但是全对了;当我在朗诵诗歌的时候,因为太投入而泣不成声,老师说,没关系,情怀远远重于形式本身;当我遭遇人生的不幸而沉湎其中不能自拔时,老师说,人身难得,来不及悲切与浪费……然而这一切在那时候竟然都没有走进我的心里,甚至当时我还一直梦想碰到一个能跟我说话,能告诉我人生的路该怎么去走的老师。当我走到今天,当我看了这样的电影,我突然发现,那些指引我方向的老师竟然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身边……尽管我选择了师范院校,但似乎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作为一个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如果我毕业了,成了一名真正的老师,我会怎么样对待我的学生呢?我会仅仅传授知识,而无视他们的思想、情感与渴望吗?我会告诉那些被认为不听话的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吗?我会像我的老师一样,将一种美好的情操作为人生的首要内容吗?

     

        在电影里,我知道了,知道作为一个老师能带给学生们的,除了“传道”、“授业”,最重要的是“解惑”。就像杨老师一样,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解除学生的困扰,传递给他们最大的信心,最美好的希望。也许这就是命运的指引,何总编,谢谢您,在我困惑的时候,让我看到这样一部电影,让我有幸参与了这样一个活动,让我感受到了那么多真正为理想而生活的乡村教师。原来人生真的可以这样过,原来崇高与理想并不是口号式的空话,而是实实在在、落地有声的生活。这种感受不仅让我内心激情澎湃,更让我找到了生活的出发点,生活的目标。这样一部电影,质朴、平实,却给了我前路的希望与阳光。就像影片中说的:“只要冲着太阳走,就有希望!”

     

        一位普通的师范生 余嘉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